[发明专利]用于致动型锁定设备的组合硬止动和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9516.7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4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S·D·鲍尔斯;Y·阿尔德哈亚特;J·H-A·C·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E05B47/02;E05B65/00;H01H3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斌;胡利鸣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致动型 锁定 设备 组合 硬止动 开关 | ||
本文描述的各方面一般涉及致动型锁定设备。该致动型锁定设备包括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机构,连接到锁定机构的致动器,该致动器致动所述锁定机构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硬止动开关,该硬止动开关将锁定机构的移动限制在与硬止动开关接触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者处。硬止动开关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导电表面,该导电表面限定当锁定机构接触硬止动开关的主体时完成电路的开关。
背景技术
计算设备的使用正变得日益普及。计算设备的范围从标准的台式计算机到可穿戴计算技术,等等。在最近几年中得到增长的计算设备的一个领域是混合计算机。混合计算机可用作平板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并且可包括可被耦合到显示部分或者与显示部分分开(例如,可拆卸地附连到显示部分)的输入设备,其中显示部分还可包括便于计算机操作的其他组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等)。这些计算机通常包括一个或一系列锁定机构以允许将输入设备的壳体附连到显示部分的壳体和/或将输入设备的壳体从显示部分的壳体拆开。锁定机构确保在附连时,输入设备和显示部分之间的接口连接保持足够的电接触,以允许输入设备和显示部分之间的通信。由于它们的广泛使用并由于它们的一些组件的机械性质,现有的锁定机构通常易于磨损和破损。
概述
以下呈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概述不是所有构想的方面的详尽概览,既不旨在确定所有方面的重要或关键元素也不旨在描述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呈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后面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的序言。
在一示例中,提供了一种致动型锁定设备,其包括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机构,连接到锁定机构的致动器,该致动器致动锁定机构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硬止动开关,该硬止动开关将锁定机构的移动限制在与硬止动开关接触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者处。硬止动开关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导电表面,该导电表面限定当锁定机构接触硬止动开关的主体时完成电路的开关。
在另一示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其包括第一部分、可拆卸地耦合到该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被配置为将该第一部分锁定到该第二部分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到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中的一者的锁定插座,以及连接到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中的另一者的锁定突起。计算设备还包括机械地耦合到锁定机构并被配置成使锁定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致动器,其中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一者对应于锁定状态而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另一者对应于解锁状态。致动器包括硬止动开关,该硬止动开关将锁定机构的移动限制在与硬止动开关接触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者处。硬止动开关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导电表面,该导电表面限定当锁定机构接触硬止动开关的主体时完成电路的开关。
在另一示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致动型锁定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致动锁定机构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硬止动开关处检测由于锁定机构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一者处接触硬止动开关而导致的电路的完成,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检测电路的完成,将锁定机构的致动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一者处。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和相关目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说明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仅指示可采用各个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小部分,并且此描述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效内容。
附图简述
图1例示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致动型锁定设备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例示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用于致动致动型锁定设备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包括致动型锁定设备的计算设备的示例的等距视图。
图4是图3中的计算设备的示例的等距透视图,其中各部分彼此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9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