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1278.3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孝洋;有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1/36 | 分类号: | B23K11/36;B23K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周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端片 主体部 加压 顶端部 支柱部 焊接 冷却效率 杨氏模量 抵接 拉伸 背面 配置 表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并提高焊接时承受加压的耐加压性能的电极端片。电极端片(20)包括:电极端片主体部(21);以及支柱部(31),其配置在电极端片主体部(21)的内部,至少在焊接加压时与电极端片主体部(21)的顶端部(22)的背面(23)侧抵接,抑制电极端片主体部(21)的顶端部(22)的位移,支柱部(31)由拉伸强度及杨氏模量均表现为高于电极端片主体部(21)的值的原材料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具有供冷却水流动的水套电极端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点焊等所使用的电极端片中,为了抑制其顶端部表面的温度上升而在内部具有使冷却水流动的水套的构造。作为公开这种技术的文件有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电极保持部内插入冷却水管,经由在受电端子形成的通路使冷却水流入该管部进行电极端片冷却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868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电极端片的顶端部由能够耐受在焊接时的非常高的加压力的厚度构成。因此,即使使冷却水向内侧流通,也由于顶端部的厚度而很难高效地冷却到表面。虽然只要减小电极端片顶端部的厚度就能够通过顶端部的薄壁化使得顶端面与冷却水的距离接近从而提高冷却效率,但在加压时电极端片容易变形。以往的电极端片在同时实现充分的耐加压性能及冷却效率提高这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并提高耐受焊接时加压的耐加压性能的电极端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端片,该电极端片(例如后述的电极端片20)在内部具有使冷却水流动的水套(例如后述的水套60),该电极端片的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端片主体部(例如后述的电极端片主体部21);以及支承柱部(例如后述的支柱部31),其配置在所述电极端片主体部的内部,至少在焊接加压时与电极端片主体部的顶端部(例如后述的顶端部22)的背面(例如后述的背面23)侧抵接,抑制电极端片主体部的所述顶端部的位移,所述支承柱部由拉伸强度及杨氏模量均表现为高于所述电极端片主体部的值的原材料构成。
由此,即使使电极端片的顶端部分薄壁化,也能够由高强度材料的支承柱部从其背面侧支承电极端片主体部的顶端部,充分地承受焊接时的按压载荷。作为结果,能够利用支承柱部提高顶端部的耐久性,因此能够实现提高水冷性能及耐加压性能双方的焊接用电极端片。
优选所述电极端片具有安装部(例如后述的安装部32),其与所述支承柱部连接并支承于所述电极端片主体部的内侧面,从而在电极端片主体部的内部支承所述支承柱部,所述安装部具有使冷却水流通的连通部(例如后述的连通部33)。
由此,通过将对支承柱部进行支承的安装部固定于电极端片主体部自身的内侧面,能够将支承柱部固定于电极端片主体部内部,因此不需要由电极端片主体部的外侧在内部对支承柱部进行支承的构造,能够简化支承柱部的固定构造。另外,由于在安装部形成冷却水流动的连通部,因此还能够使冷却水无阻滞地流动,能够确保高冷却效率。
优选在所述电极端片主体部的内侧面形成内螺纹部(例如后述的内螺纹部25),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面形成与所述内螺纹部对应的外螺纹部(例如后述的外螺纹部35),通过将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从而所述安装部由所述电极端片主体部的内侧支承。
由此,能够简化在电极端片主体部的内部对支承柱部进行支承的支承构造。另外,还能够容易地调节支承柱部的轴向位置,能够准确且容易地对在顶端部背面侧加压的力进行调节。
优选所述外螺纹部形成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面的全周范围内,所述连通部与所述外螺纹部相比配置在径向内侧。
由此,在安装部的全周范围内设置的外螺纹部与电极端片主体部的内螺纹部螺合,因此能够可靠地支承支柱部承受的大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装置
- 下一篇:用于摩擦搅拌焊接的部件和系统以及相关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