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1401.1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3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平光宏臣;黑豆友孝;筒木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16 | 分类号: | H02G3/16;B60R16/02;H05K7/06;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 ||
配置于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连接箱(10)具备:冷却壳体(20),其具有开口部(24);电路构成体(30),其以将冷却壳体(20)的开口部(24)封闭的方式配置;以及液体冷却介质(R),其贮留于冷却壳体(20)的内部。电路构成体(30)具有朝向冷却壳体(20)的壳体对置面(41F),并且具备配置于壳体对置面(41F)并构成电源与负载之间的导电路径的多个汇流条(80A、80B、80C、80D、80E),该汇流条(80A、80B、80C、80D、80E)浸泡于液体冷却介质(R)。
技术领域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电连接箱。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上搭载有作为动力源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具备多个单电池,向电动机等负载供给电力。在电池模块连接有电连接箱,电连接箱使向负载供给的电力导通/切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8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来,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中,要求使比较大的电流流动。当电流值变大时,在电连接箱中产生的热也变大。
为了减少发热量,考虑到将设置于电连接箱的导电部件的电阻值减小。为了将导电部件的电阻值减小,考虑到将导电部件的截面积增大。但是,若是仅将导电部件的截面积增大的话,则电连接箱在整体上大型化,所以并不现实。因此,期望在通电时将电连接箱有效地冷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连接箱配置于电源与负载之间,该电连接箱具备:壳体,其具有开口部;电路构成体,其以将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部封闭的方式配置;以及液体冷却介质,其贮留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电路构成体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壳体对置面,并且具备汇流条,该汇流条配置于所述壳体对置面并构成所述电源与所述负载之间的导电路径,所述汇流条浸泡于所述液体冷却介质。
在电连接箱中,在构成电源与负载之间的导电路径的汇流条中有比较大的电流流动,因此从汇流条产生比较大的热。根据上述的结构,因为汇流条浸泡于液体冷却介质,所以在通电时由汇流条产生的热传递到液体冷却介质。由此,能够将汇流条有效地冷却,所以能够将配设有汇流条的电连接箱有效地冷却。另外,只要将搭载于电路构成体的部件中的发热量比较小的部件配置于与壳体相反的一侧的面即可,所以能够将壳体的大小及液体冷却介质的量设为所需的最低限度。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电路构成体具备继电器,该继电器具有端子,所述端子具备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触点部,所述触点部浸泡于所述液体冷却介质。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发热量比较大的触点部浸泡于液体冷却介质,所以在通电时由触点部产生的热传递到液体冷却介质。由此,能够将配设有继电器的电连接箱有效地冷却。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电路构成体具备主继电器和预充电继电器及预充电电阻器,该预充电继电器及预充电电阻器与所述主继电器并联连接而构成预充电电路,所述预充电电阻器浸泡于所述液体冷却介质。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发热量比较大的预充电电阻器浸泡于液体冷却介质,所以在通电时由预充电电阻器产生的热传递到液体冷却介质。由此,能够将配设有预充电电阻器的电连接箱有效地冷却。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壳体具有能够使所述液体冷却介质流入到内部的流入口和能够使所述液体冷却介质流出到外部的流出口。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已冷却的液体冷却介质从流入口流入到壳体内,并使由于受热而温度上升的液体冷却介质从流出口流出到壳体外。由此,能够使电连接箱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壳体具备与所述液体冷却介质接触的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