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二氧化氯发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1549.5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2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宏一;大炭雅彦;原金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阪曹达 |
主分类号: | C25B15/08 | 分类号: | C25B15/08;A61L2/20;B01D19/00;C01B11/02;C02F1/20;C25B1/26;C25B9/00;A61L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袁波;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发生 装置 方法 | ||
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包括:电解部(11)、鼓泡气体供给部(12)、气体回收部(14)以及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连接电解部(11)和气体回收部(14),以便形成电解液在电解部(11)和气体回收部(14)之间循环的循环回路。鼓泡气体供给部(12)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内的位置上,该位置为通过由鼓泡气体供给装置(40)进行的鼓泡而使电解液产生流动以便使循环回路内的电解液从电解部(11)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气体回收部(14)流动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二氧化氯发生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电解含有亚氯酸盐的溶液而发生二氧化氯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二氧化氯发生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一种通过电解含有亚氯酸盐的电解液而发生二氧化氯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已为人所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包括电解槽和脱气管(鼓泡气体供给装置),所述电解槽包括电极,所述脱气管(鼓泡气体供给装置)用于向电解槽内的电解液供给脱气用气体(鼓泡气体),以便将通过电解而发生并溶解于该电解液中的二氧化氯脱气,所述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用于将通过电解电解液而发生的二氧化氯在电解槽内脱气,从而得到二氧化氯气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696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二氧化氯的水溶性高,在电解含有亚氯酸盐的电解液而发生二氧化氯的情况下,二氧化氯在电极表面,特别是在阳极表面发生后,立即溶解到电解液中。因此,如果脱气效率差,则二氧化氯在电解液中的滞留时间变长,促进副反应,由此二氧化氯的回收效率降低。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通过向电解槽内的电解液供给鼓泡气体,从而将溶解于电解液中的二氧化氯脱气,使该电解液中的二氧化氯的浓度降低。
然而,就向电解槽内的电解液供给鼓泡气体那样的结构而言,由于电解液难以在电解槽内循环,因此,虽然在进行鼓泡的部分能够降低电解液中的二氧化氯的浓度,但在上述部分以外的部分难以降低电解液中的二氧化氯的浓度。
如果欲将在阳极表面发生的二氧化氯迅速地脱气从而抑制电解液中的二氧化氯浓度的上升,若将鼓泡气体供给装置布置在阳极附近,则除了在气泡进入到电极之间时电解液的表观电阻上升之外,还因在气泡附着于电极表面上的情况下有效电极面积减小而过电压上升,导致电解电压上升,有时还会促进副反应。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迅速地降低电解液中的二氧化氯的浓度,从而提高二氧化氯的生成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以一种二氧化氯发生装置为对象,通过电解含有亚氯酸盐水溶液的电解液而使所述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发生二氧化氯,所述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构成为,包括:电解部,在该电解部设置有用于电解所述电解液的电极;鼓泡气体供给部,该鼓泡气体供给部用于由鼓泡气体供给装置向所述电解液供给鼓泡气体而对所述电解液进行鼓泡;气体回收部,该气体回收部位于比所述电解部和所述鼓泡气体供给部更靠上侧的位置处,并用于回收二氧化氯,该二氧化氯是通过由所述鼓泡气体供给装置进行的鼓泡而从所述电解液中被脱气的;以及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该第一流路和该第二流路连接所述电解部和所述气体回收部,以便形成所述电解液在所述电解部和所述气体回收部之间循环的循环回路,所述鼓泡气体供给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内的位置上,该位置为通过由所述鼓泡气体供给装置进行的鼓泡而使所述电解液产生流动以便使所述循环回路内的电解液从所述电解部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气体回收部流动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阪曹达,未经株式会社大阪曹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