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锂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1802.7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3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今成裕一郎;松本佳世;饭田恭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雁;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 ||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含有由通式(1)表示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上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由一次粒子和上述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粒子构成,上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面积为1m2/g~3m2/g,上述二次粒子的平均压坏强度为10MPa~100MPa。Li[Lix(Ni(1-y-z-w)CoyMnzMw)1-x]O2(1)(M是选自Fe、Cu、Ti、Mg、Al、W、B、Mo、Nb、Zn、Sn、Zr、Ga和V中的1种以上的金属元素,‑0.1≤x≤0.2,0<y≤0.4,0<z≤0.4,0≤w≤0.1,0.25<y+z+w)。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本申请基于2016年8月31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69816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锂复合氧化物作为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使用。锂二次电池已经不仅是手机用途、笔记本电脑用途等的小型电源,而且在汽车用途、电力储存用途等的中型或大型电源中也正在推进实用化。
为了提高初期放电容量等锂二次电池的性能,进行了着眼于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强度的尝试(例如专利文献1~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0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351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5/12489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257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11909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3-2323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锂二次电池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推进的过程中,对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要求初次充放电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6所记载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中,从提高初次充放电效率的观点出发尚有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初次充放电效率优异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使用上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具有上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的锂二次电池。
即,本发明包含下述[1]~[9]的发明。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由通式(1)表示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上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由一次粒子和上述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粒子构成,上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面积为1m2/g~3m2/g,上述二次粒子的平均压坏强度为10MPa~100MPa,
Li[Lix(Ni(1-y-z-w)CoyMnzMw)1-x]O2 (1)
(其中,M是选自Fe、Cu、Ti、Mg、Al、W、B、Mo、Nb、Zn、Sn、Zr、Ga和V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满足-0.1≤x≤0.2、0<y≤0.4、0<z≤0.4、0≤w≤0.1、0.25<y+z+w)
[2]根据[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上述通式(1)中,y<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