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铃抑制电路和振铃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1934.X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4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森宽之;本田卓矢;岸上友久;矶村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铃 抑制 电路 方法 | ||
本公开的振铃抑制电路与通过一对高电位侧信号线(3H)、低电位侧信号线(3L)来传输变化为高、低的2值电平的差动信号的传输线路(3)连接,抑制随着所述信号的传输所产生的振铃,具备:线间开关元件(24),连接于所述一对信号线间;控制部(6),当检测到所述差动信号的电平发生变化时,进行使所述线间开关元件导通来使所述信号线间的阻抗下降的振铃抑制动作;以及抑制动作禁止部(15、32、55),当检测到因所述传输线路上的信号产生的信号时,禁止所述控制部的振铃抑制动作。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6年8月23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6-162794号以及2017年7月24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7-142955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与通过一对高电位侧信号线、低电位侧信号线来传输差动信号的传输线路连接来抑制随着所述信号的传输所产生的振铃(ringing)的电路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经由传输线路传输数字信号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接收侧,由于在信号电平变化的时刻信号能量的一部分反射,从而产生如过冲、下冲那样的波形的失真、即振铃。而且,以往针对抑制波形失真的技术提出了各种建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传输路的电压电平在低、高之间转变时,仅在不影响通信的一定期间匹配阻抗来抑制振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985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16~图19所示,如果在传输差动信号的高电平、例如在通信协议为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注册商标)的情况下的显性(Dominant)的期间由于叠加噪声而在信号中产生边沿,则有可能其被探测为向低电平的变化而进行振铃的抑制动作。其结果,如果在连接于网络上的1个以上的节点处进行振铃抑制动作则网络的阻抗下降,显性的差动电压下降。由此,接收信号RxD被误判定为低电平、例如隐性(Recessive)的期间比未搭载振铃抑制技术的以往的通信收发器长,该比特被误判定为隐性的可能性变高。此外,图18所示的信号RSC_ON是用于使传输线路的阻抗下降来进行振铃抑制动作的开关元件的导通信号。另外,图19中用虚线表示的是不具有振铃的抑制功能的情况下的接收信号RxD的波形。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因噪声的叠加引起的误动作的振铃抑制电路和振铃抑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抑制动作禁止部当检测到因传输线路上的信号产生的信号时,禁止控制部的振铃抑制动作。即,在传输差动信号的传输线路中叠加的噪声是因传输线路上的信号而产生的。因而,通过抑制动作禁止部检测因所述信号产生的信号并禁止振铃抑制动作,能够避免因噪声的叠加引起的误动作。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抑制动作禁止部的信号输出部当由上限判定部、下限判定部判定为同相信号的电平超过上限阈值或低于下限阈值时,向控制部输出抑制动作禁止信号。之后,当由正常范围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同相信号的电平处于一定范围内时,停止抑制动作禁止信号的输出。即,在传输差动信号的传输线路中叠加的噪声作为同相信号出现。因而,通过抑制动作禁止部在传输线路中产生了超过一定电平的同相信号的期间对控制部输出抑制动作禁止信号,能够禁止振铃抑制动作。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抑制动作禁止部的信号输出部在由高电位侧极性判定部、低电位侧极性判定部判定的、高电位侧、低电位侧信号线的电平的变化的绝对值大于规定值、且双方的电平变化的极性一致的期间,向控制部输出抑制动作禁止信号。在传输线路中产生了同相信号时,高电位侧、低电位侧信号线的电平变化的极性相同。因而,通过在双方的电平变化极性一致的期间对控制部输出抑制动作禁止信号,能够禁止振铃抑制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