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频谱共享的新无线电先听后讲设计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2700.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4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A·K·萨迪克;N·布尚;P·布莱克;M·M·范;魏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0 | 分类号: | H04W74/0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扬;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频谱 共享 无线电 先听后讲 设计 | ||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无线节点可以在信道上接收压力信标。每一个压力信标可以包括对在信道上发送该压力信标的相应无线节点的可允许干扰水平的指示。无线节点可以基于在压力信标中指示的可允许干扰水平来更新针对信道的回退窗口。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由Sadek等人于2017年3月15日提交的、题为“New RadioListen Before Talk Design for Spectrum Sharing(针对频谱共享的新无线电先听后讲设计)”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5/460,137号;以及由Sadek等人于2016年9月1日提交的、题为“New Radio Listen Before Talk Design for Spectrum Sharing(针对频谱共享的新无线电先听后讲设计)”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382,645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中的每一个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
技术领域
概括而言,下文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下文涉及针对频谱共享的新无线电(NR)先听后讲(LBT)过程。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的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以及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这样的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数个基站,均同时支持针对多个通信设备(其可以另外被称为用户设备(UE))的通信。
某些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采用LBT过程来进行信道接入。LBT过程可以包括在信道上进行监听以确定信道是否忙碌的无线节点(例如,UE和/或基站)。例如,无线节点可以检测信道上存在的能量电平,并且当能量电平高于门限时,确定信道被占用或者是忙碌的。当确定信道是忙碌的时,常规地,无线节点将开始回退窗口(例如,竞争窗口(CW)),所述回退窗口通常是无线节点在其中等待再次尝试接入信道的时间段。因此,常规技术为无线节点基于其在信道上检测到的信号量来设置其自己的回退窗口作准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方面为发送节点基于由该发送节点相对于其它无线节点造成的干扰(例如,而不是由该发送节点的接收机经历的干扰)来执行回退过程作准备。在一个示例中,发送节点可以从其它无线节点接收压力信标。压力信标可以传达对另一个无线节点的属性的指示,诸如,其它无线节点正在经历多少干扰和/或其它无线节点能够容忍多少干扰。发送节点可以使用其从其它无线节点接收的压力信标来确定其自己的回退窗口,以使对其它无线节点造成的干扰最小化或者控制该干扰。压力信标可以是由任何无线节点例如,基于在信道上检测到的信号水平来生成的,以便向其它无线节点传达对属性的指示。在一些方面中,无线节点可以确定某些信道具有高于门限水平的回退窗口,例如,具有长回退窗口。这可以指示这些信道具有关联的高干扰和/或业务水平。无线节点可以对具有高回退窗口的那些信道进行去优先化。
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在信道上接收一个或多个压力信标,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信标中的每一个压力信标包括对针对相应无线节点在所述信道上的属性的指示;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由各自的一个或多个压力信标所指示的所述属性,来更新针对所述信道的回退窗口。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在信道上接收一个或多个压力信标的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压力信标中的每一个压力信标包括对针对相应无线节点在所述信道上的属性的指示;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由各自的一个或多个压力信标所指示的所述属性,来更新针对所述信道的回退窗口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2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