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着色芯线、光纤电缆以及光纤着色芯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3298.4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晓;佐岛由惠;伊佐地瑞基;梶智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着色芯线 第一层 树脂 光纤电缆 光纤裸线 杨氏模量 着色层 覆盖 着色 制造 饱和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光纤着色芯线、光纤电缆以及光纤着色芯线的制造方法。光纤着色芯线具备:光纤裸线;由覆盖上述光纤裸线的UV固化型树脂形成的第一层;由覆盖上述第一层的UV固化型树脂形成的第二层;以及被配置于上述第二层的外侧,由已着色的UV固化型树脂形成的着色层,上述第一层的杨氏模量是上述第一层的饱和杨氏模量的7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着色芯线、光纤电缆以及光纤着色芯线的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9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194549号的优先权,并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光纤着色芯线。该光纤着色芯线具备:光纤裸线、覆盖光纤裸线的第一层、覆盖第一层的第二层以及被配置于第二层的外侧的着色层。第一层由杨氏模量小的柔软的材质形成,从而缓和对光纤裸线施加的外力,能够抑制因外力而增加光的传送损失的情况。另外,关于被配置于第一层的外侧的第二层由杨氏模量大的硬的材质形成,从而能够保护光纤裸线以及第一层不受外力的影响。并且,对着色层进行了用于识别光纤着色芯线彼此的着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4477号公报
然而,上述第一层有时由UV固化型树脂形成。在该情况下,在对作为第一层的UV固化型树脂照射UV光而使其固化时,因固化不充分,而存在光纤着色芯线的可靠性降低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确保第一层由UV固化型树脂形成的光纤着色芯线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着色芯线具备:光纤裸线;第一层,其由覆盖上述光纤裸线的UV固化型树脂形成;第二层,其由覆盖上述第一层的UV固化型树脂形成;以及着色层,其被配置于上述第二层的外侧,由已着色的UV固化型树脂形成,上述第一层的杨氏模量是上述第一层的饱和杨氏模量的70%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能够确保第一层由UV固化型树脂形成的光纤着色芯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光纤着色芯线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光纤电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光纤着色芯线以及光纤电缆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为了能够识别各构成部件的形状而适当地改变比例尺。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光纤着色芯线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光纤着色芯线1具备:光纤裸线2、第一层3、第二层4以及着色层5。
光纤裸线2例如由石英系玻璃等形成,并传递光。光纤裸线2的模场直径(MFD)例如在波长1310nm的光中是8.2~9.6μm。第一层3由UV固化型树脂形成,覆盖光纤裸线2。第二层4由UV固化型树脂形成,覆盖第一层3。着色层5由被着色了的UV固化型树脂形成,被配置于第一层3以及第二层4的外侧。
此外,作为第一层3、第二层4以及着色层5的UV固化型树脂的具体的材质可以相互相同,也可各自不同。作为上述UV固化型树脂例如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等。
光纤着色芯线1例如能够作为间歇固定型的光纤带而使用。间歇固定型的光纤带是使多个光纤着色芯线1并列,使相邻的光纤着色芯线1彼此通过多个连结部间歇地连结的光纤带。间歇固定型的光纤带能够在宽度方向卷绕而成为筒状,或折叠。因此,能够通过使用间歇固定型的光纤带,高密度地捆扎多个光纤着色芯线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缆线
- 下一篇:用于捆束成带的毫米级波导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