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3991.1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8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 |
主分类号: | A61B5/369 | 分类号: | A61B5/369;A61B5/383;A61B5/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林军;姚开丽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律动 频率 调制 装置 | ||
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是使脑律动的频率变化的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具备:调幅部,其生成调制信号,该调制信号为针对高于脑律动的对象频段的频率的载波信号,基于对象频段内的规定的频率进行调幅后的调制信号;电刺激输出部,其将基于由调幅部生成的调制信号的电刺激信号作为电刺激输出到可与受验者的头部连接的电极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6年9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176669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使脑律动(例如,α波等脑波)变化,提案有在脑上施加希望频率的交流电刺激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利用该方法,例如使脑波的频率变化,而对脑的认知功能及知觉功能的影响进行确认的试验。
非专利文献1:Roberto C,Geraint R,Vincenzo 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Alpha Frequency Drive Crossmodal Illusory Perception”,Current Biology 25,231-235,January 19,2015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技术中,由于交流电刺激造成的假象(噪声)非常大,因此存在通过脑波(EEG:Electroencephalogram)或脑电图(MEG:Mag netoencephalogram)等不能对交流电刺激的对象频段的脑活动进行检测的问题。即,在上述的现有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通过脑波(EEG)或脑电图(MEG)无法确认脑律动实际上已经变化为对象频率。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认变化后的脑律动的频率的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是使脑律动的频率产生变化的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其中,具备调幅部,其生成调制信号,所述调制信号为针对高于所述脑律动的对象频段的频率的载波信号,基于所述对象频段内的规定的频率进行调幅后的调制信号;电刺激输出部,其将基于由所述调幅部生成的所述调制信号的电刺激信号作为电刺激向能够与受验者的头部连接的电极部输出。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在上述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中,其中,所述电刺激输出部基于所述调制信号生成所述电刺激信号,并输出生成的所述电刺激信号,其中,所述电刺激信号为将所述调制信号的最大振幅值变换为规定的电流值后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上述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具备:修正部,修正所述电刺激信号,以使在所述受验者上检测出的所述脑律动的频率和所述规定的频率一致的方式。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在所述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中,其中,所述修正部修正用于对所述调制信号进行调幅的调制频率,以使所述脑律动的频率和所述规定的频率一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认变化后脑律动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脑活动检测系统的一例的功能方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刺激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的效果的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脑活动检测系统的一例的功能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脑律动频率调制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