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端子组装体及使用了该连接端子组装体的电路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4043.X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1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萩原克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2/57 | 分类号: | H01R12/57;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朴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端子 组装 使用 路基 | ||
单元连接端子(26)由下述部分构成:接合部(29),被焊接到电路基板(21)上,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端子部(30),在大致正交于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接合部的方向延伸,与相对方电路基板连接;弯曲部(31),以连接接合部和端子部的方式弯曲;合成树脂制的吸附部(28),相比于弯曲部(31)固定在端子侧,形成自动设备的吸附面。进一步优选地,将单元连接端子的整体的重心位置朝接合部侧投影的投影位置包含于接合部的接合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端子组装体及使用了该连接端子组装体的电路基板,特别是涉及使用“回流工艺”被焊接在电路基板上的连接端子组装体及使用了该连接端子组装体的电路基板。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工业机械领域,通过电动马达来驱动机械类控制要素,但最近开始采用将由控制电动马达的转速及/或旋转转矩的半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与电动马达组装成一体的所谓机电一体式电动驱动装置。
作为机电一体式电动驱动装置的例子,例如在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检测因驾驶人操作方向盘而转动的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转矩,基于该检测值以朝向与转向轴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驱动电动马达来产生转向操纵辅助转矩。为了控制该电动马达,将电子控制部(ECU)设置于动力转向装置。
在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电动马达收容在具有由铝合金等制作的筒部的马达壳体内,电子控制部收容在配置于与马达壳体的轴向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的ECU壳体。收容在ECU壳体内部的电子控制部具备电源电路部、具有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MOSFET之类的电源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控制电源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部,电源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马达的输入端子经由母线电连接。
而且,对于收容于ECU壳体的电子控制部,经由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组装体从电源向其供给电力,或者从检测传感器类向其供给驾驶状态检测信号。连接器组装体起到盖体的作用,以封闭形成于ECU壳体的开口部的方式与电子控制部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ECU壳体的外表面。
然而,在这种电子控制部中,由于是通过来自控制电路部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源开关元件,因此,控制电路部的电路基板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路基板通过连接端子组装体连接。
该连接端子组装体载置于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路基板上,通过焊接被接合固定在电路基板上。
这种连接端子组装体的焊接一般通过“回流工艺”进行。“回流工艺”是事先在电路基板的配线图案所需的位置涂布被称为焊膏的糊状焊接材料,在该处载置连接端子组装体并将热量直接施加到电路基板上,通过溶化焊接材料来进行焊接的方法。
另外,一般的连接端子组装体载置稳定性差,因此,仅靠糊状焊接材料的粘着力难以自立,进而,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材料溶化时存在连接端子组装体倾倒的现象。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夹具使连接端子组装体自立,导致无法提高生产性。
于是,作为通过自动设备(芯片插装器)将连接端子组装体载置在电路基板流畅地进行”回流工艺”的方法,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15-60958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自动地将连接端子组装体载置于电路基板上,因此,连接端子组装体的形状由细长平板状的载置部和各单元连接端子形成,其中,载置部形成了自动设备能够进行吸附的吸附面,单元连接端子进行与该载置部连接的电路基板间的电连接。因此,能够通过自动设备的吸附功能吸附载置部,将连接端子组装体载置在电路基板上。
在此,载置部同时具备使连接端子组装体自立的功能,当被自动设备吸附自立、载置于电路基板之后通过“回流工艺”的焊接结束时,在载置部和单元连接端子之间进行切断,使单元连接端子保留在电路基板上。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端子组装体的载置部可进行自动设备的吸附,另外,能够使连接端子组装体自立,因此,无需使用特别的夹具能够将连接端子组装体焊接在电路基板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40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信终端
- 下一篇:直角同轴连接器和构造直角同轴连接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