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励磁绕组型旋转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5031.9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0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濑口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2K19/26 | 分类号: | H02K19/26;H02K1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 旋转 | ||
励磁绕组型旋转机(20)包括:定子(24),所述定子(24)具有定子铁芯(32)以及卷绕于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34);转子(26),所述转子(26)具有转子铁芯(42)以及卷绕于转子铁芯的转子励磁绕组(44);以及整流元件(52),所述整流元件(52)连接于转子励磁绕组的两端之间。励磁绕组型旋转机(20)包括电容器(54),所述电容器(54)的第一端子与整流元件的阳极端子连接并且第二端子与转子励磁绕组的中途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励磁绕组型旋转机。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一种通过向定子绕组通电而产生励磁的励磁绕组型旋转机。上述励磁绕组型旋转机包括定子以及转子。定子具有定子铁芯以及卷绕于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转子具有转子铁芯以及卷绕于转子铁芯的转子励磁绕组。转子励磁绕组被整流元件即二极管短路。即,在转子励磁绕组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
此外,上述励磁绕组型旋转机具有逆变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逆变器电路与定子绕组连接。控制电路对逆变器电路进行控制,以使与转子的旋转位置对应的电流向定子绕组流动。流过定子绕组的电流是基波电流(即同步电流)与励磁电流之和。基波电流是产生旋转转矩用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是转子励磁用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是周期比基波电流短(即,高频)的电流,被整形成脉冲状的波形。当上述励磁电流向定子绕组流动时,励磁磁通与转子铁芯的主磁极交链。此外,在转子励磁绕组产生电压而感应出励磁电流。
如上所述,在转子励磁绕组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因此,即使励磁磁通改变而在转子励磁绕组产生交流电压,在转子励磁绕组中,电流也仅朝单方向流动。藉此,转子铁芯朝固定方向被励磁而形成一对励磁极(具体而言,N极和S极)。用于形成上述一对励磁极的场通量由转子励磁用的励磁电流朝定子绕组的通电以及转子励磁绕组处的电流的整流形成。
这样,在上述励磁绕组型旋转机中,在转子励磁绕组收到来自定子的励磁磁通并且利用二极管将电流朝单方向整流,从而形成励磁极。在上述旋转机中,为了产生旋转转矩,使励磁磁通与转子铁芯的主磁极交链以对转子铁芯励磁。将脉冲状的励磁电流与基波电流重叠,从而在转子励磁绕组感应出励磁电流,藉此进行转子铁芯的励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发明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782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励磁极的转子励磁绕组具有电感。各极的转子励磁绕组分别构成部分电感。向励磁极流动的磁通存在漏磁通、高频磁通等。因此,产生于转子励磁绕组的各部分电感的电压的方向不同,根据时间、转子旋转位置而变化。当在转子励磁绕组的各部分电感产生相互抵消的电压时,转子励磁绕组的整体电压下降而使励磁电流减少。其结果是,存在产生励磁能量损失的可能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励磁绕组型旋转机,能防止产生于转子励磁绕组的各部分电感的电压相互抵消时的励磁能量的损失。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即励磁绕组型旋转机包括:定子,上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以及卷绕于该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转子,上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以及卷绕于该转子铁芯的转子励磁绕组;以及整流元件,上述整流元件连接于转子励磁绕组的两端之间。此外,励磁绕组型旋转机包括电容器,上述电容器的一端(第一端子)与整流元件的一端(阳极端子)连接并且另一端(第二端子)与转子励磁绕组的中途(规定位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5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