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户端装置及其本地时钟偏移校正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55610.3 申请日: 2017-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9716706A 公开(公告)日: 2019-05-03
发明(设计)人: 刘凡材;李仲宰;李恩美;李泰荣 申请(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实感交流人体感应研究团
主分类号: H04L7/00 分类号: H04L7/00;H04L7/02
代理公司: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代理人: 孙昌浩;李盛泉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媒体数据 时间数据 播放时间点 客户端装置 时钟偏移校正 时间服务器 调度 供应单元 媒体调度 偏移监测 时间感知 时钟提供 同步化 阈值时 偏移 全球 服务
【说明书】:

本发明的本地时钟偏移校正装置是与对方客户端装置同步化而提供时间感知服务(Time‑aware service)的客户端装置,包括:本地时间供应单元,根据本地时钟提供第一本地时间数据及第二本地时间数据;媒体调度单元,从上述对方客户端装置接收第一媒体数据及第二媒体数据,利用上述第一本地时间数据调度上述第一媒体数据的第一播放时间点,利用上述第二本地时间数据调度上述第二媒体数据的第二播放时间点;以及偏移监测单元,当上述第一播放时间点和上述第二播放时间点的差值超过偏移阈值时,向全球时间服务器请求全球时间数据;上述第一媒体数据和上述第二媒体数据是不同类型的媒体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户端装置及其本地时钟偏移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通过诸如远程视频会议、虚拟现实之类的远程用户间各种媒体共享(Share)和内容(Contents)交流来感受真实感,远程用户之间的时间(clock)必须同步化(Synchronization)。普遍的时间同步化方法通常利用一个参考时钟(Reference clock)。

典型的时间同步化方法包括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和高精度时间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等,通常以一定周期校正时钟偏移(clock skew)。例如,在Windows环境下,系统时间的同步化利用网络时间协议以7天为周期执行本地时钟(local clock)同步化。

以一定周期进行时间同步化的方法可能会由于系统环境(中央处理器(CPU)、周边温度等)而在下一个同步时刻为止相对于参考时间产生数秒以上的差异。在一般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较少利用时间同步化所需系统资源地进行时间同步化,亦即,照顾系统效率(Efficiency)地进行时间同步化。但是,金融、广播等时间准确性影响较大的服务(Time-aware service)中则利用Linux系列的操作系统并持续监测时钟偏移并且进行时间同步化。这是一种即使会导致系统负载增加也要专注于自身时间的准确性(Accuracy)的方法。

效率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环境的资源(Resource:网络负载,系统负载等)运用。也就是说,通过时间同步化减少参考时间与用户时间之间的误差时能够保证时间的准确性,但是会降低系统资源的运用效率。例如,只喜欢网上冲浪的用户可以忽略数百毫秒(milli-second)的误差,但是对于股票交易等时间依赖性高的服务,数百毫秒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超越金钱损失的损害。从这方面考虑,为了远程用户之间有真实感的交流而传输各种媒体数据时,需要一种可自适应地调节时间同步化的准确性和系统资源运用效率的方法来代替固定的时间同步化方法。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5-0011685号(2015年2月2日))揭示了利用网络时间协议的时间同步化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是提供客户端装置及其本地时钟偏移校正方法,该方法能利用媒体数据之间的同步化容许误差自适应地变更时间同步化周期,从而可同时得到时间同步化的准确性和系统资源的运用效率。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客户端装置是一种为与对方客户端装置同步化而提供时间感知服务(Time-aware service)的客户端装置,包括:本地时间供应单元,根据本地时钟提供第一本地时间数据及第二本地时间数据;媒体调度单元,从上述对方客户端装置接收第一媒体数据及第二媒体数据,利用上述第一本地时间数据调度上述第一媒体数据的第一播放时间点,利用上述第二本地时间数据调度上述第二媒体数据的第二播放时间点;以及偏移监测单元,当上述第一播放时间点与上述第二播放时间点之间的差值所对应的偏移量超过偏移阈值时,向全球时间服务器(global time server)请求全球时间数据;上述第一媒体数据和上述第二媒体数据是不同类型的媒体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实感交流人体感应研究团,未经财团法人实感交流人体感应研究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5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