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样本串变形装置、样本串变形方法、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6241.X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6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亮介;守谷健弘;原田登;川西隆仁;镰本优;古角康一;中岛淳一;中山丈二;野口贤一;长谷川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G10L19/035;G10L1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郑海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 变形 装置 方法 记录 介质 | ||
提高声音信号的编码处理以及解码处理的性能。代表值计算单元(110)对于每个规定时间区间,从与输入音响信号对应的频域信号的样本串计算该频率区间的代表值,对于比该频域信号的样本串的频率样本数少的多个样本的每个频率区间,从该频率区间中包含的样本的样本值计算该频率区间的代表值。信号压伸单元(120)对于每个规定时间区间,得到将与可定义逆函数的压伸函数的代表值的函数值相应的权重、和与频域样本串中的该代表值对应的各样本相乘后的频域样本串,作为加权频域信号的样本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声音信号的编码技术等信号处理技术中,将来自于声音信号的样本串根据其近旁的样本值变形为压缩或者伸长后的样本串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的,如图1所示,在不可逆压缩编码中,在量化单元17量化了输入信号后,可逆编码单元18根据量化信号通过熵编码等可逆编码提供码,复用单元19将与量化信号对应的码和与量化幅度对应的码组合后输出。如图2所示,在解码时,复用分离单元21取出信号码和与量化幅度对应的码,可逆解码单元22将信号码可逆解码后,逆量化单元2将解码后的量化信号逆量化而得到原来的信号。
特别是,已知在语音或音乐等声音信号的不可逆压缩编码中,如图3所示,图1的量化处理之前增加基于分析单元15的信号的分析和基于滤波器单元16的滤波处理,通过与信号匹配而赋予适于听觉特性的权重,在听觉上减小在量化中产生的误差的方法(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该以往方法中,除了与量化信号对应的码和与量化中使用的量化幅度对应的编码,与滤波中使用的滤波器系数对应的码也作为辅助信息发送到解码装置,如图4所示,作为图2的逆量化处理的后处理,解码装置的逆滤波器单元24通过将解码后的加权信号施加到逆滤波器得到原来的信号。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Gerald D.T.Schuller,Bin Yu,Dawei Huang,and Bernd Edler,“Perceptual Audio Coding Using Adaptive Pre-and Post-Filters and LosslessCompression,”IEEE TRANSACTIONS ON SPEECH AND AUDIO PROCESSING,VOL.10,NO.6,SEPTEMBER 200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技术中,与图1~2所示那样的单纯的不可逆压缩编码相比,需要的信息量增加相当于滤波器系数的部分。但是,听觉性的加权,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性质即可,不需要严密的信息的情况较多。1.在帧内,信号的值或者信号的频谱的值对于较大的值施加相对较小的权重,对于较小的值施加相对较大的权重。2.在帧内,在信号或者信号的频谱的峰值近旁施加相对较小的权重,以与峰值相同。
本发明的目的是,同时具有所述两个性质,并且,通过不需要用于后处理的辅助信息的前处理以及后处理将样本串变形,从而提高声音信号的编码处理以及解码处理的听觉品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样本串变形装置,得到用于输入到对将与输入音响信号对应的频域信号变形而得到的加权频域信号进行编码的编码装置的加权频域信号,或者与加权时域信号对应的加权频域信号,其中所述加权时域信号用于输入到编码将与输入音响信号对应的频域信号变形而得到的加权频域信号所对应的加权时域信号的编码装置,所述样本串变形装置包括:代表值计算单元,对每个规定时间区间,从与输入音响信号对应的频域信号的样本串计算该频率区间的代表值,对比该频域信号的样本串的频率样本数少的多个样本的每个频率区间,从该频率区间中包含的样本的样本值计算该频率区间的代表值;以及信号压伸单元,对于每个规定时间区间,得到将与可定义逆函数的压伸函数的代表值的函数值相应的权重、和与频域信号的样本串中的该代表值对应的各样本相乘后的频域样本串,作为加权频域信号的样本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62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