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0999.0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井川博之;生驹笃;铃木壮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置电极 光电极 太阳能电池模块 密封材料 熔接部 长边 透明导电膜 半导体层 导通材料 绝缘加工 配线材料 导电膜 电解液 电连接 两端部 对置 配置 贴合 平行 延伸 制造 | ||
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具有:在透明导电膜(11A)及对置导电膜(12A)上与长边方向(X1)平行地进行绝缘加工的工序;设置在宽度方向(X2)上排列多个单元(C)的密封材料(15)的工序;在密封材料(15)上配置导通材料(14)而将光电极(11)和对置电极(12)电连接的工序;在光电极(11)的半导体层(11B)与对置电极(12)之间设置电解液(13)的工序;将光电极(11)和对置电极(12)贴合的工序;相对于光电极(11)及对置电极(12)形成沿着宽度方向(X2)延伸的熔接部的工序;在宽度方向(X2)的两端部沿着长边方向(X1)配置配线材料的工序;将光电极(11)和对置电极(12)在任意的熔接部的位置切断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6年11月7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6-217426号、2017年3月24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059716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通常具备光电极、对置电极、电解液或电解液层而构成。作为光电极,已知有至少具有透明导电层、半导体层、染料而构成。在这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例如,当对光电极照射光时,吸附于半导体层的染料吸收光,染料分子内的电子被激励,该电子向半导体转移。而且,由光电极产生的电子通过外部电路向对置电极移动,该电子通过电解液返回光电极。通过重复这种过程,产生电能。
作为由这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通过使用超声波振动将以辊对辊方式贴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绝缘及熔敷而分割成多个单元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02897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由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即,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为了将单元串并联连接,在将通过辊对辊方式连续制造的电极的长边方向以分离的方式切断后,为了将这些被分割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彼此串联连接而进行配线作业。因此,需要伴随配线的追加工序,存在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即,在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配置于例如百叶窗等的情况下,在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以相互隔开间隔的状态贴附于百叶窗的基板上后,将各太阳能电池模块彼此串联连接,用于配线的时间或成本可能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创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形成为仅能够在膜基板上进行串联配线的构造,可进行基于辊对辊方式的生产,而且不需要在外装太阳能电池模块时产生的配线,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0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模块
- 下一篇:电极用铝部件及电极用铝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