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饰部件及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1658.5 | 申请日: | 201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5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大塚启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F16B5/06;F16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春燕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饰部件(100),具备:内饰部件主体(10)和用于将内饰部件主体(10)安装到车身(200)的安装结构(20),安装结构(20)具有:从内饰部件主体(10)立设的脚部(21);设置于脚部(21)的前端的引导部(22);从引导部(22)延伸到内饰部件主体(10)一侧的彼此分离并相对的一对弹性卡合爪(23);以及形成在脚部(21)和弹性卡合爪(23)之间的狭缝(24),一对弹性卡合爪(23)在分离方向(Y)上的间隔(α)为脚部(21)在分离方向(Y)上的尺寸(β)以上。因此,能够使滑动模(L、R)在内饰部件主体(10)的长边方向(X)上平行移动来脱模而形成安装部件(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内饰部件及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具备安装结构的车门下框等的内饰部件,该安装结构具有用于将内饰部件主体安装在侧门槛板等的车身上的卡合爪(专利文献1)。
对于以往的内饰部件中的安装结构,在卡合爪的两侧具有狭缝,并且由于卡合爪的一部分与模具拔出方向交叉并向外突出,因此存在仅用内模以及外模的两个模具不能形成的底切部。
在这里,由于底切处理,除了内模以及外模之外,还使用在使与内模以及外模脱模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能够脱模的滑动模。
并且,由于在卡合爪的两侧形成有在卡合爪发生弹性变形的方向上开口的狭缝,因此使滑动模脱模的方向设为与卡合爪发生弹性变形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此外,因为滑动模在脱模时水平移动,所以前提是在滑动模的移动轨迹的范围内,产品的一部分不以干扰物存在。
因此,以往,考虑到在滑动模的移动轨迹的范围内不存在设置于内饰部件主体的周缘的凸缘等的干扰物,例如,需要通过将凸缘的一部分开槽等设计内饰部件主体,或者需要将安装结构相对于内饰部件主体尽可能靠近中央配置。
然而,这种限制降低了内饰部件主体的设计自由度,并且降低了内饰部件主体自身的刚性,另外,降低了安装结构对内饰部件主体的配置设计自由度,并且降低了内饰部件对车身的支撑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26000号公报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设计自由度以及刚性的内饰部件以及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结构来掌握。
(1)本发明的内饰部件为具备内饰部件主体和用于将所述内饰部件主体安装到车身的安装结构的内饰部件,所述安装结构具有:从所述内饰部件主体立设的脚部、设置于所述脚部的前端的引导部、从所述引导部延伸到所述内饰部件主体一侧,并且彼此分离并相对的一对弹性卡合爪、以及形成在所述脚部和所述弹性卡合爪之间的狭缝,所述一对弹性卡合爪在分离方向上的间隔为所述脚部在分离方向上的尺寸以上。
(2)在上述(1)的结构中,所述分离方向为所述内饰部件主体的短边方向。
(3)在上述(1)或(2)的结构中,所述一对弹性卡合爪在分离方向上的间隔等于所述脚部在分离方向上的尺寸。
(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的结构中,所述内饰部件主体具有多个所述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配置为从沿着所述内饰部件主体的长边方向的虚拟中立线分别向一侧和另一侧偏心。
(5)在上述(1)至(4)中的任一项的结构中,所述内饰部件主体具有多个所述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配置为从沿着所述内饰部件主体的长边方向的虚拟中立线向一侧偏心的偏心量的总和等于向另一侧偏心的偏心量的总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西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河西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16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致动机动车辆行李箱行李盖横向件到锁紧位置的系统
- 下一篇:车辆用内饰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