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性弹性烯烃膜层合物及制备结合其的吸收制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2850.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3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C·A·巴尔内斯;L·C·博格斯;I·R·博加德;J·R·小费茨;D·W·海塞;S·E·詹金斯;L·E·齐默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028 | 分类号: | B32B7/028;B32B27/32;B32B27/20;B32B27/12;B3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物 弹性膜层 膜层 弹性化 激活 个人护理制品 烯烃弹性体 弹性水平 拉伸状态 吸收制品 吸收性 附接 拉伸 起皱 烯烃 制备 加热 收缩 赋予 制造 | ||
提供一种隐性弹性膜层合物,所述隐性弹性膜层合物包括主要包含烯烃弹性体的膜。将所述膜拉伸并保持在拉伸状态,以赋予所需的隐性弹性水平,使得经调节的膜层合物在例如通过加热而激活时收缩。所述隐性弹性膜层合物可有利地用于制造各种弹性化制品,包括吸收性个人护理制品,方式是通过在附接到所述制品上之后激活隐性弹性,从而使所述膜层合物所附接的部件起皱和弹性化。
本申请要求2016年10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No.62/41518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弹性材料通常结合到佩戴在身体上或身体周围的许多制品中,以便改善它们更好地适合身体轮廓的能力。通常采用弹性材料的这类制品的实例包括尿布、训练裤、成人失禁用衣服、个人防护服、包裹绷带等。然而,弹性材料通常表现出不希望的手感和/或柔软度水平。因此,考虑到皮肤接触的可能性,通常在个人护理制品和衣服中使用弹性复合材料。弹性复合材料可以例如由弹性膜和一种或多种外面料材料(例如非织造织物)形成,从而提供所需手感和柔软度。非织造织物可接合至弹性膜,同时膜处于拉伸状态,使得非织造织物在膜回缩时可聚集在非织造织物粘结至膜的位置之间。所得的弹性复合材料之后可以拉伸到这样的程度:非织造织物在粘结位置之间聚集,聚集物的展开和拉平允许弹性膜和复合材料伸长。拉伸粘结的复合材料的实例公开于例如Vander Wielen等的US4720415以及Wright的US5385775中。然而,遗憾的是,复合材料的可拉伸性质经常在结合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品的制造过程期间引起问题。例如,使卷起的复合材料退绕所需的力可以在弹性制品处于张力下的同时至少部分地延伸弹性复合材料。可拉伸复合材料的这种部分延伸可能使得难以正确地测量弹性材料在最终产品中的所需量及其在其中的定位。此外,多层制品的制造可能要求将可延伸性赋予制品本身,并且Vander Wielen和Wright的方法由于其性质而不易于应用于复杂多组分制品的制造。就此而言,相当程度的隐性弹性将是所希望的。
具有隐性弹性的弹性复合材料是已知的,包括例如Hughes等的US7585382中描述的那些。就此而言,Hughes利用烯烃和非烯烃弹性体的混合物,以便在拉伸时产生晶畴,使得随后施加的热量使所述域返回到它们的未取向状态并且使拉伸的膜收缩。然而,Hughes需要使用相对昂贵的聚合物组分以及额外的共混和配混步骤。
因此,仍然需要改进的隐性弹性复合材料以及制备其的方法,所述改进的隐性弹性复合材料主要由烯烃聚合物形成,所述烯烃聚合物在热激活时具有强回缩力并且在再激活和放入最终产品之前具有显著较小的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热收缩复合材料,其包括;具有聚合物部分的弹性膜,所述聚合物部分包含至少90%的半结晶聚烯烃聚合物;和间歇地粘结到所述弹性膜上的支撑层,并且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在72℃下的热收缩率大于约1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的聚合物部分可基本上完全包含烯烃聚合物,并且在其他方面,基本上完全包含半结晶聚烯烃聚合物,例如密度介于约0.85g/cm3和0.90g/cm3之间的那些。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膜可包含乙烯聚合物、丙烯聚合物及其共混物。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层可包括织物,例如基重小于约20g/M2且拉伸强度大于约50g-f的非织造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28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