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4330.9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3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畑迫芳佳;福留二朗;田中雄一郎;中川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1L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异常的热电发电装置。热电发电装置具有:具备供热媒介质流动的热媒流路的加热部、具备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路的冷却部、在一个面上设置加热部并在另一个面上设置冷却部且利用在热媒流路内发生潜热变化的热媒介质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液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的热电元件、用于检测热电元件的发电输出的发电输出检测部、用于检测热媒介质的压力的热媒压力检测部、预先存储热电发电装置处于正常状态时的热电元件的发电输出与热媒介质的压力之间的关系的存储部、以及在发电输出检测部检测出的发电输出与热媒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压力之间的关系与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关系不同时则检测为热电发电装置异常的异常检测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温度差来发电的热电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以往,作为这种热电发电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热电发电装置,即:在热电元件的一个面设置具备热媒流路的加热部,并且在热电元件的另一个面设置具备冷媒流路的冷却部,利用流过于热媒流路的热媒介质和流过于冷媒流路的冷媒介质之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搭载于车辆的热电发电装置,其构成为:基于与车速或发动机的转速相对应的推定发电量、和实际发电量,来检测热电发电装置的异常。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12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141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如专利文献1及2那样的以往的热电发电装置中,构成为:使作为热媒介质的高温液体或气体流动于热媒流路。在该构成中,流过热媒流路的热媒介质的相是相同的,所以进行显热变化。即,热媒介质在流过热媒流路的过程中发生温度变化。
与此相对,本发明的发明人们发现:在热媒介质流过热媒流路的过程中,通过使热媒介质相变(例如,从气体变化为液体),而能够使热媒介质的温度恒定,从而能够提高发电量。即,本发明的发明人们又发现:在热媒介质进行潜热变化时,热媒介质的冷凝温度是恒定的,所以,通过利用这一特性而能够提高发电量。
另一方面,假设热电发电装置长期使用几年乃至十几年左右。在该长期使用中,如果热电发电装置的各种部件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故障,或者冷却液漏出等,有可能导致发电输出异常地降低。因此,对于热电发电装置,希望如专利文献2那样具备检测异常的构成。
但是,专利文献2是以利用发生显热变化的热媒介质为前提的,并未假设出利用发生潜热变化的热媒介质的情形。因此,以往的热电发电装置在更可靠地检测热电发电装置异常这一观点上仍存在改善空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课题的能够更可靠地检测热电发电装置异常的热电发电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热电发电装置具有:
加热部,其具备供热媒介质流动的热媒流路;
冷却部,其具备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路;以及
热电元件,其在一个面上设置有上述加热部,并且在另一个面上设置有上述冷却部,利用在上述热媒流路内发生潜热变化的上述热媒介质的冷凝温度与上述冷却液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
上述热电发电装置还具备:
发电输出检测部,其用于检测上述热电元件的发电输出;
热媒压力检测部或热媒温度检测部,该热媒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上述热媒介质的压力,该热媒温度检测部用于检测上述热媒介质的温度;
存储部,其预先存储上述热电发电装置处于正常状态时的、上述热电元件的发电输出与上述热媒介质的压力或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将主体的平移运动变换成电荷聚集的发电机
- 下一篇:热电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