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省电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4512.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4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杉本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23/65 | 分类号: | H04N23/65;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控制 方法 记录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省电的电子设备、省电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备:判定部(32),判定在第1电力模式中用户的无操作状态是否持续了基准时间;模式控制部(34),当判定为在第1电力模式中无操作状态持续了基准时间时,转换为省电的第2电力模式;时间间隔检测部(36),检测从转换为第2电力模式之后至由用户进行操作为止的时间间隔;及时间控制部(38),根据检测出的时间间隔变更基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实现用户的易用性与省电的电子设备、省电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子设备中,有一并具有通常电力模式和比通常电力模式更抑制耗电量的电力模式(以下,称为“省电模式”)的产品。例如,连续一定时间没有用户的操作时,从通常电力模式转换为省电模式。“省电模式”还被称为“节能模式”、“低电力模式”等。并且,根据电力供给的限定方式、存储器内容的转移方式等,有时称为“睡眠模式”、“休眠模式”等。
并且,已知有自动变更从在通常电力模式中成为不使用之后至切换为省电模式为止的时间的技术。
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即,图像形成装置中,按时间段存储以往的印刷次数(使用次数),在印刷次数少的时间段,将从待机模式(待机状态)向省电模式的转移时间设定为较短,在印刷次数多的时间段,将从待机模式向省电模式的转移时间设定为较长。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19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956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由用户进行操作的电子设备中,从在通常电力模式中成为不使用之后至切换为省电模式为止的时间(以下,称为“转移时间”)依赖于用户的操作情况,适当的长短大不相同。
虽然还可考虑从用户接受时间的设定输入,但对于用户而言,频繁进行时间设定是繁杂的,并且用户并不一定能够设定输入适当长短的时间。
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技术中,仅仅是根据每个时间段的以往的使用次数变更转移时间,有可能产生转移时间相对于用户的操作情况较短的情况或较长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用户的易用性与省电的电子设备、省电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操作部,由用户进行操作;判定部,判定在第1电力模式中用户的无操作状态是否持续了基准时间;模式控制部,当判定为在第1电力模式中无操作状态持续了基准时间时,从第1电力模式转换为比第1电力模式省电的第2电力模式;时间间隔检测部,检测从转换为第2电力模式之后至由用户对操作部进行操作为止的时间间隔;及时间控制部,根据在第2电力模式中检测出的时间间隔,变更从第1电力模式转换为第2电力模式时使用的基准时间。
根据本方式,根据从转换为省电的第2电力模式之后至由用户对操作部进行操作为止的时间间隔,变更转换为第2电力模式时使用的基准时间,因此能够根据用户的操作情况适当地调节转换为第2电力模式为止的时间,能够同时实现用户的易用性与省电。
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中,时间控制部判定在第2电力模式中检测出的时间间隔相对于规定阈值的长短,当判定为时间间隔比规定阈值短时,加长基准时间。本方式中的“规定阈值”并不限定于固定阈值的情况,也可以是可变阈值。
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中,时间控制部判定在第2电力模式中检测出的时间间隔相对于规定阈值的长短,当判定为时间间隔比规定阈值长时,缩短基准时间。本方式中的“规定阈值”并不限定于固定阈值的情况,也可以是可变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时复用的复位装置、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