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4565.8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4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古泽竜二;田中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TH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29/06 | 分类号: | F16C29/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引导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引导装置,其针对伴随移动构件的运动、滚动体的滚行的载荷而能够确保滚动体滚行面的有效硬化层,并通过提高轨道台整体的弹性效果来使弹簧特性提高,从而能够实现疲劳特性的提高。所述运动引导装置具有:中空的轨道台,其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滚动体滚行面并且沿长度方向具有形成为截面大致矩形的中空部;以及移动构件,其在与所述滚动体滚行面对置的位置形成有负载滚动体滚行面,所述移动构件以经由配置于所述滚动体滚行面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面之间的多个滚动体而能够在所述轨道台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组装,其中,所述轨道台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形成有对包含所述滚动体滚行面的区域实施了热处理的热处理区域和未实施热处理的非热处理区域,所述热处理区域不与所述中空部的角部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的工作台、各种搬运装置的运动引导部中,使用一种安装了平台构件的移动构件沿轨道台连续地移动的运动引导装置。
作为这样以往的运动引导装置,以与安装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轨道台,经由多个滚动体将移动构件载置于各个轨道台上,并在各个移动构件上安装有平台构件。因此在以往的运动引导装置中,为了实现移动构件的顺畅运动,轨道台的间隔在移动构件进行移动的范围的整个区域中需要是恒定的。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运动引导装置将轨道台形成为中空,利用轨道台在弹性限度内变形,从而能够吸收轨道台的平行误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21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运动引导装置,对滚动体滚行面的表面实施高频淬火、渗碳淬火等的表面处理,在滚动体滚行面的表面形成有效硬化层来确保滚动寿命,但存在如下问题:若由于淬火导致有效硬化层形成到中空的角部,则在负载有载荷的情况下应力在中空的角部集中,由此有可能在角部产生裂纹等进而导致破损。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引导装置,该运动引导装置针对伴随移动构件的运动、滚动体的滚行的载荷而能够确保滚动体滚行面的有效硬化层,并通过提高轨道台整体的弹性效果来使弹簧特性提高,从而能够实现疲劳特性的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运动引导装置,其具有:轨道台,其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滚动体滚行面并且沿长度方向具有形成为截面大致矩形的中空部;以及移动构件,其在与所述滚动体滚行面对置的位置形成有负载滚动体滚行面,所述移动构件以经由配置于所述滚动体滚行面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面之间的多个滚动体而能够在所述轨道台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组装,所述运动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台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形成有对包含所述滚动体滚行面的区域实施了热处理的热处理区域和未实施热处理的非热处理区域,所述热处理区域不与所述中空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角部重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轨道台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形成有对包含所述滚动体滚行面的区域实施了热处理的热处理区域和未实施热处理的非热处理区域,由于热处理区域不与中空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角部重叠,从而针对伴随移动构件的运动、滚动体的滚行的载荷而能够确保滚动体滚行面的有效硬化层,并通过提高轨道台整体的弹性效果来使弹簧特性提高,从而能够实现疲劳特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空的轨道台的纵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在负载有径向载荷的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的纵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HK株式会社,未经TH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