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化合物、使用其的组合物、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品及成型品的耐冲击性的改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4894.2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3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水岛仁昭;堀越隆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ADEKA |
主分类号: | C07F9/09 | 分类号: | C07F9/09;C07F9/6574;C08K5/521;C08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品 缩合环 苯环 耐冲击性 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新型化合物 卤原子 氢原子 过渡金属原子 碱土金属原子 贱金属原子 树脂组合物 多价金属 无机基团 亚甲基桥 镧系元素 环烷基 收缩率 铵基 锍基 | ||
提供一种能够制成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且收缩率的各向异性少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的新型化合物、使用其的组合物、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品及成型品的耐冲击性的改善方法。(A)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通式(1)中,R1~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等,R1与R6任选连接而形成亚甲基桥,R2与R3连接形成与苯环的缩合环、或R4与R5连接形成与苯环的缩合环、或R2与R3连接形成与苯环的缩合环且R4与R5连接形成与苯环的缩合环,R1~R6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卤原子、环烷基或缩合环,a表示1~3,M1表示氢原子、钠、锂、碱土金属原子、过渡金属原子、贱金属原子、多价金属无机基团、铵基、锍基或镧系元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化合物、使用其的组合物、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品及成型品的耐冲击性的改善方法,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制成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且收缩率的各向异性少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的新型化合物、使用其的组合物、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品及成型品的耐冲击性的改善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聚丙烯及聚-1-丁烯等烯烃系树脂有其成型加工性、耐热性、电气特性、力学特性及低比重等优异的优点,已经作为膜成型、片成型、吹塑成型、注射成型等的原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中。但是,烯烃系树脂存在加热成型后的结晶化速度慢、加工时的成型周期长等问题。另外,由于成型后也会进行的结晶化,存在成型品发生变形的情况。
已知这些缺点均源自烯烃系树脂的结晶性,可以通过快速生成微细的结晶来消除这些缺点。因此,为了快速生成微细的结晶而使用添加成核剂、结晶化促进剂等的方法等。
作为成核剂、结晶化促进剂,已知例如:苯甲酸钠、4-叔丁基苯甲酸铝盐、己二酸钠及双环[2.2.1]庚烷-2,3-二羧酸二钠等羧酸金属盐;双(4-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及-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锂等磷酸酯金属盐;二苄叉山梨醇、双(甲基苄叉)山梨醇及双(二甲基苄叉)山梨醇等具有缩醛骨架的化合物等。
特别是,已知磷酸酯金属盐成核剂为可以对烯烃系树脂赋予优异的刚性的成核剂。但是,配混了磷酸酯金属盐的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已被指出耐冲击性降低或收缩各向异性增大的问题。
作为耐冲击性的改良方法,可列举对聚烯烃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例如,已知在丙烯均聚物中混合使生成α-烯烃共聚物的丙烯的嵌段共聚物、丙烯均聚物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另外,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与橡胶成分、无机填料等添加剂合金化而进行改性的方法,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配混β晶型成核剂的方法。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配混具有60μm以下的粒子为92体积%、且25μm以下的粒子为70体积%的粒度分布的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的成型品的杜邦冲击强度(-20℃)优异。
另一方面,作为各向异性的改善,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组合使用了磷酸酯金属盐和滑石的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组合使用了磷酸酯金属盐和碳纤维的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7中提出了组合使用了基于二羧酸金属盐和磷酸酯金属盐的两种成核剂的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8中提出了配混了二苄叉山梨醇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进而,专利文献9中提出了将配混了二羧酸金属盐的树脂组合物成型来制造各向异性少的PET瓶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46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041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012395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ADEKA,未经株式会社ADEKA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