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5263.2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1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佐野正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015 | 分类号: | H01G4/015;H01G4/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电容器 | ||
在薄膜电容器中,在第一薄膜(100)的一个薄膜面(100a)上设置有未形成含铝层的中央绝缘余裕部(101),第一蒸镀电极(300)具有与中央绝缘余裕部(101)相邻的端部(301a、302a)。在第二薄膜(200)的一个薄膜面(200a)上设置有未蒸镀含铝层的端部绝缘余裕部(201),第二蒸镀电极(400)具有与端部绝缘余裕部(201)相邻的端部(400c、400d)。在第一蒸镀电极(300)的表面在端部(301a、302a)形成有第一含锌层(350),在第二蒸镀电极(400)的表面在端部(400c、400d)形成有第二含锌层(4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将包括金属蒸镀部和非蒸镀部的两片金属化薄膜在相互重叠的状态下卷绕或层叠而成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中,通过提高金属蒸镀部中的接近非蒸镀部的部分的锌的浓度,能够抑制在金属蒸镀部产生的腐蚀现象,其中,该金属蒸镀部在电介质薄膜上蒸镀有以锌为主体的金属,该非蒸镀部在电介质薄膜上未蒸镀金属。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14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中,金属蒸镀部由以锌为主体的金属形成,因此,耐湿性容易变低。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高耐湿性的同时抑制腐蚀现象的发生的薄膜电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薄膜电容器具备:第一薄膜及第二薄膜,其在相互重叠的状态下卷绕或层叠;第一电极部,其由形成在第一薄膜面上的第一含铝层构成,所述第一薄膜面是所述第一薄膜的一个主面;以及第二电极部,其由形成在第二薄膜面上的第二含铝层构成,所述第二薄膜面是所述第一薄膜的另一个主面或者与该另一个主面对置的所述第二薄膜的主面。这里,在所述第一薄膜面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薄膜面的长边方向延伸且未形成所述第一含铝层的第一非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具有在所述第一薄膜面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非电极部相邻的第一端部。另外,在所述第二薄膜面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薄膜面的长边方向延伸且未形成所述第二含铝层的第二非电极部,所述第二电极部具有在所述第二薄膜面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非电极部相邻的第二端部。此外,在所述第一电极部的包含所述第一端部在内的部分表面形成有第一含锌层,在所述第二电极部的包含所述第二端部在内的部分表面形成有第二含锌层。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薄膜电容器具备:第一薄膜及第二薄膜,其在相互重叠的状态下卷绕或层叠;第一电极部,其由形成在第一薄膜面上的第一含铝层构成,所述第一薄膜面是所述第一薄膜的一个主面;以及第二电极部,其由形成在第二薄膜面上的第二含铝层构成,所述第二薄膜面是所述第一薄膜的另一个主面或者与该另一个主面对置的所述第二薄膜的主面。这里,在所述第一薄膜面上设置有未形成所述第一含铝层的第一非电极部,该第一非电极部沿所述第一薄膜面的长边方向延伸,将所述第一电极部在所述第一薄膜面的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部分,第一电极部的所述两部分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非电极部相邻的第一端部。另外,在所述第二薄膜面上在所述第二薄膜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未形成所述第二含铝层的第二非电极部,所述第二电极部具有与所述第二非电极部相邻的第二端部。此外,在所述第一电极部的包含第一端部在内的部分表面形成有第一含锌层,在所述第二电极部的包含第二端部在内的部分表面形成有第二含锌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5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耐腐蚀永磁体的血管内血泵
- 下一篇:固体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