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5458.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4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裕纪;梶木悠一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9/02;F16C9/04;F16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 ||
半轴承(10)具有设置在内周面(12)侧以沿着内周面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111)和凹槽(112)。在凹槽(111)的圆周端部中,位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定位在135°的偏离角(θ1)处,该偏离角(θ1)被定义为在假想线L1和假想线L2之间形成的角度:假想线L1将配合表面(16)的内周侧端部与外周面的原点P1相连接;假想线L2将凹槽(111)的圆周端部中的位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的位置P2与外周面的原点P1相连接。另外,在凹槽(112)的圆周端部中,位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定位在135°的偏离角θ2处,该倾斜角θ2被定义为在假想线L1和假想线L3之间形成的角度:假想线L1将配合表面(16)的内周侧端部与外周面的原点P1相连接;假想线L3将凹槽(112)的圆周端部中的位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的位置P3与外周面的原点P1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减少从半轴承泄漏的润滑油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内燃发动机中,滑动轴承(滑动轴承是抵靠彼此的一对半圆筒形轴承(称为“半轴承”))用于能旋转地支撑曲轴(主轴)或连杆轴。在这样的轴承中,润滑油被供应到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形成油膜,并且该轴由于轴的旋转而远离轴承移动,而该轴由油膜支撑而旋转。
润滑油从轴承泄漏,并且已经进行了各种发明以防止润滑油泄漏。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下半轴承,该下半轴承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中具有沿着内周面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形成在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5-94428A
发明内容
问题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内周面上具有凹槽的半轴承,相对于圆周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该凹槽处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然而,关于凹槽的端部的定位存在改进的空间,以便防止润滑油泄漏。
本发明旨在使用在内周面上具有凹槽的半轴承来减少润滑油泄漏量。
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半圆筒形状的半轴承,所述半轴承具有内周面,轴沿所述内周面滑动,所述半轴承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内周面上并且沿着所述内周面的圆周方向延伸。由以下的线形成的角度在135°到173°的范围内:将位于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配合表面的在所述内周面上的端部与所述外周面的中心轴线相连接的线;以及将所述凹槽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位于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与所述外周面的所述中心轴线相连接的线。
本发明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凹槽被设置为一对凹槽。
另外,本发明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半轴承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内周面上的压溃释放部,并且其中所述凹槽形成在这样的位置,该位置远离所述压溃释放部,并且相对于所述内周面在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位于边缘侧;并且比所述凹槽浅的凹部邻近所述凹槽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边缘侧形成。
另外,本发明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凹部在所述半轴承的位于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端表面中开口。
另外,本发明可具有这样的构造:在所述内周面上形成有覆盖层。
另外,本发明可具有这样的构造:相对于所述内周面在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和边缘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凹槽进一步位于边缘侧。
另外,本发明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凹槽在所述内周面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从所述凹槽到在所述轴向方向上接近所述凹槽的边缘的宽度的两倍。
有利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在内周面上具有凹槽的半轴承来减少润滑油泄漏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5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驱动系统
- 下一篇:滚动导向装置的状态诊断系统及状态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