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5934.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6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今村猛;江桥有衣子;竹中雅纪;山口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B21B3/02;B22D11/00;C21D9/46;C22C38/00;C22C38/60;H01F1/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性 电磁 钢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中对于不使用抑制剂形成成分而由薄板坯制造的取向性电磁钢板,可以稳定地得到优异的磁特性。一种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将具有如下成分组成的钢水供于连续铸造而形成厚度25mm~100mm的板坯,将该板坯加热后实施热轧而制成热轧钢板,其中,在加热上述板坯的工序中,温度为1000℃~1300℃且时间为10秒~600秒,所述钢水的成分组成为以质量%计含有C:0.002%~0.100%、Si:2.00%~8.00%和Mn:0.005%~1.000%,并且,控制为Al:小于0.0100%、N:小于0.0050%、S:小于0.0050%以及Se:小于0.0050%,剩余部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作为变压器铁芯材料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中,作为一般的技术使用如下技术:使用被称为抑制剂的析出物,在纯化退火中二次再结晶具有Goss取向的晶粒。对于使二次再结晶粒稳定地生长,使用抑制剂是有用的,但为了使抑制剂在钢中微细分散,需要进行1300℃以上的高温下的板坯加热,使抑制剂形成成分一度固溶。此外,抑制剂成为在二次再结晶后使磁特性劣化的原因,因此需要通过将纯化退火设为1100℃以上的高温且控制气氛,从而从基底中除去抑制剂等析出物和夹杂物。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降低成本,开发了减薄板坯厚度而直接进行热轧的技术。然而,如上所述,为了利用抑制剂,需要在热轧前通过高温板坯加热进行抑制剂的再固溶,而在制作减薄厚度的薄板坯而直接进行热轧的方法中,即使在热轧前的输送中加热,板坯也不会被充分高温化,存在这样的缺点。因此,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利用尽量去除Al而只有少量的MnS、MnSe的抑制剂的方法。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不含抑制剂形成成分而使高斯取向晶粒通过二次再结晶进行生长的技术。这是通过尽量排除抑制剂形成成分这样的杂质,从而使一次再结晶时的结晶晶界所具有的晶界能量的晶界取向差角依赖性显著化,即使不使用抑制剂也使具有Goss取向的晶粒二次再结晶的技术,将该效果也称为纹理抑制(Texture inhibition)作用。该方法中,由于无需纯化抑制剂的工序,因此无需使纯化退火高温化,而且,无需使抑制剂在钢中微细分散,因此也无需为了进行该微细分散所需的高温板坯加热等,是在成本方面和维护方面都提供了大的优势的方法。而且,由于消除了如上述的板坯加热时的问题,该方法也可以有利地应用于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制作薄板坯而直接进行热轧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26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293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对于不使用抑制剂形成成分而制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技术,期待其与利用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薄板坯的制造技术的相容性良好。然而,在组合这些制造技术而制造取向性电磁钢板时,新发现了磁特性劣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使用抑制剂形成成分而由薄板坯制造取向性电磁钢板时,用于稳定地得到优异的磁特性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对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新发现了通过控制热轧前的加热过程的温度和时间,即使不使用抑制剂形成成分而由薄板坯制造取向性电磁钢板,也能稳定地得到良好的磁特性。以下,对完成本发明的实验进行说明。
<实验>
由以质量%计含有C:0.012%、Si:3.30%、Mn:0.050%、Al:0.0027%、N:0.0010%、S:0.0009%和Se:0.0010%的钢水以连续铸造法制造厚度64mm的薄的板坯,在将该板坯输送至热轧工序的中途,使该板坯通过隧道炉,从而进行了热轧前的板坯加热。使上述加热过程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各种变化而进行上述板坯的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5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