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白色发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6761.9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2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梶本典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24 | 分类号: | H05B33/24;H01L51/50;H05B33/12;H05B33/22;H05B33/26;H05B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白色 发光 设备 | ||
1.一种发光设备,包括:
多个类型的发光像素,各个所述发光像素顺次包括反射电极、电极保护层、含有发光层的有机化合物层、以及光输出电极,并且具有在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光输出电极之间的谐振结构,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可见光吸收率大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层的可见光吸收率,
其中,所述多个类型的发光像素中的至少一个类型的发光像素是与其它类型的发光像素相比谐振结构的干涉级次更大的发光像素,
所述干涉级次更大的发光像素的电极保护层具有与所述其它类型的发光像素的电极保护层相比更大的层厚度,以及
所述干涉级次更大的发光像素是蓝色发光像素,并且所述其它类型的发光像素是绿色发光像素和红色发光像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设备,其中,
所述干涉级次更大的发光像素中所包括的电极保护层的层厚度为5n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设备,其中,所述干涉级次更大的发光像素中所包括的电极保护层的层厚度比所述其它类型的发光像素中所包括的电极保护层的层厚度大了5n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设备,其中,所述电极保护层含有Ti、W、Mo和Au。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设备,其中,所述蓝色发光像素包括所述电极保护层和所述有机化合物层之间的光学调整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类型的发光像素各自包括滤色器,
所述有机化合物层是如下的层,该层包括含有蓝色发光材料的第一发光层、以及第二发光层,并且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来发射白色光,
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满足以下的公式(1),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满足以下的公式(2),
(λb/8)×(3-(2φb/π))Lb(λb/8)×(5-(2φb/π)) (1)
在公式(1)中,λb表示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的峰值波长,并且φb(0)[rad]表示所述反射电极处的具有波长λb的光的相移,
(λg/8)×(-1-(2φg/π))Lg(λg/8)×(1-(2φg/π)) (2)
在公式(2)中,λg表示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的峰值波长,并且φg(0)[rad]表示所述反射电极处的具有波长λg的光的相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类型的发光像素各自包括滤色器,
所述有机化合物层是如下的层,该层包括含有蓝色发光材料的第一发光层、以及第二发光层,并且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来发射白色光,以及
在将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的峰值波长表示为λ1并且将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的峰值波长表示为λ2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为3λ1/4±λ1/8,并且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为λ2/4±λ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设备,其中,所述光学距离是指所述第一发光层或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反射电极侧的面与所述反射电极的反射面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设备,还包括中间层,所述中间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67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发光二极管膜
- 下一篇:用于路灯的传感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