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四氯化碳的氯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7264.0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3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帕维尔·库比切克;V·布里扎;T·皮特内尔;T·里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和冶金生产联合体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10 | 分类号: | C07C17/10;C07C17/395;C07C19/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3 | 代理人: | 康健;王思琪 |
地址: | 捷克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四氯化碳 方法 | ||
一种用于制备四氯化碳的氯解方法,包括在400℃至600℃的操作温度向氯化区域提供i)氯、ii)包含1至3个氯原子的C1氯化化合物,和iii)碳/第二氯源以制备反应混合物,以及在一停留时间后从所述氯化区域提取产物混合物,所述产物混合物包含四氯化碳和任选的全氯乙烯,其中如果存在全氯乙烯,则所述产物混合物包含比全氯乙烯更高摩尔含量的四氯化碳。
本发明涉及用于由一系列含碳原料制备四氯化碳的方法,以及可由这样的方法获得的组合物。
卤代烷可用于各种应用。例如,卤代烃广泛用作制冷剂、起泡剂和发泡剂。纵观二十世纪下半叶,氯氟烷烃的使用呈指数增长,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其环境影响、特别是对臭氧层的消耗产生了担忧。
随后,已经使用氟化烃如全氟烃和氢氟烃代替氯氟烷烃,但是最近已提出了关于使用该类化合物的环境问题,并且已经在欧盟和其他地方颁布立法以减少其使用。
新的一类环境友好的卤代烃正在兴起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包括具有低臭氧消耗和低全球变暖可能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已被许多应用所接受,特别是作为汽车和家用领域的制冷剂的应用。这样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氯-3,3,3-三氟丙烯(HCFO-1233xf)、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3,3,3-三氟丙烯(HFO-1243zf)、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1,2,3,3,3-五氟丙烯(HFO-1225ye)、1-氯-3,3,3-三氟丙烯(HCFO-1233zd)、3,3,4,4,4-五氟丁烯(HFO-1345zf)、1,1,1,4,4,4-六氟丁烯(HFO-1336mzz)、3,3,4,4,5,5,5-七氟戊烯(HFO-1447fz)、2,4,4,4-四氟丁-1-烯(HFO-1354mfy)和1,1,1,4,4,5,5,5-八氟戊烯(HFO-1438mzz)。为了避免疑义,HFO用于表示“氢氟烯烃”,即包含碳、氢和氟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HCFO用于表示“氢氯氟烯烃”,即包含碳、氢、氯和氟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
虽然这些化合物相对而言是化学上不复杂的,但是它们在工业规模上的合成,特别是连续合成,达到所需的纯度水平是具有挑战性的。为这些化合物提出的许多合成路线使用氯化烷烃或氯化烯烃作为起始物质或中间体。这样的路线的实例公开在WO2012/098420、WO2013/015068和US2014/171698中。
使用氟化氢和任选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例如铬基催化剂,可以实现氯化烷烃或烯烃起始物质向氟化目标化合物的转化。
WO2013/074324中公开了用于制备氟烯烃的方法的实例。由C3氯化原料制备氟化化合物的转化的另外的实例包括:
1,1,1,2,3-五氯丙烷(HCC-240db)到2-氯-3,3,3-三氟-1-丙烯(HCFO-1233xf);
1,1,2,2,3-五氯丙烷(HCC-240aa)到2-氯-3,3,3-三氟-1-丙烯(HCFO-1233xf);
1,1,1,2,3-五氯丙烷(HCC-240db)到2,3,3,3-四氟-1-丙烯(HFO-1234yf);
1,1,2,2,3-五氯丙烷(HCC-240aa)到2,3,3,3-四氟-1-丙烯(HFO-1234yf);
1,1,3,3-四氯-1-丙烯(HCO-1230za)到1,1,1-三氟-3-氯-2-丙烯(HCFO-1233zd)、1,1,1,3-四氟-1-丙烯(HFO-1234ze)、1,1,1,3,3-五氟丙烷(HFC-245fa)及其混合物;
1,1,2,3-四氯-1-丙烯(HCO-1230xa)到2-氯-3,3,3-三氟-1-丙烯(HCFO-1233xf);
1,1,2,3-四氯-1-丙烯(HCO-1230xa)到2,3,3,3-四氟-1-丙烯(HFO-1234y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和冶金生产联合体股份公司,未经化学和冶金生产联合体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7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