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波吸收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7532.9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3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丰田将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赛尔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B32B7/025;C08L27/16;C08L65/00;C08L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金鲜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波吸收片 可挠性 电阻 皮膜 电磁波屏蔽层 导电性 吸收电磁波 有机高分子 电介质层 依次层叠 | ||
本发明实现一种能够良好地吸收电磁波且具备高可挠性、操作容易的电磁波吸收片。一种具有可挠性的电磁波吸收片,将电阻皮膜1、电介质层2和电磁波屏蔽层3依次层叠而形成,所述电阻皮膜由导电性有机高分子形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可挠性的电磁波吸收片。本公开涉及的电磁波吸收片为所谓的电波干涉型的电磁波吸收片,能够设计成吸收从几十千兆赫兹(GHz)到几百千兆赫兹(GHz)的所谓毫米波频带以上的电波。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从电路等释放到外部的泄漏电磁波、不期望反射的电磁波的影响,使用吸收电磁波的电磁波吸收片。
近年来,在手机等移动通信、无线LAN、自动收费系统(ETC)等中,作为具有几千兆赫兹(GHz)的频带的厘米波,进一步具有从30千兆赫兹到300千兆赫兹频率的毫米波带、超过毫米波频带的高频频带的电磁波,也正在进行利用具有1太赫兹(THz)频率的电磁波的技术研究。
认为:与利用这种更高频率的电磁波的技术趋势相对应,即使在作为吸收不需要的电磁波的电磁波吸收体、提高了用户便利性的片状电磁波吸收体的电磁波吸收片中,对能够吸收从毫米波频带到其以上频带的电磁波的期望也进一步提高。
作为这样的电磁波吸收片,已知所谓的电波干涉型(λ/4型)的电磁波吸收片,即:在电介质层的一侧表面形成电阻皮膜,在另一侧表面形成反射电磁波的电磁波屏蔽层,使反射波的相位相对于入射波偏移约1/2波长,从而使电磁波吸收片上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互抵消而吸收电磁波。电波干涉型的电磁波吸收片与通过比重大的磁性体粒子来吸收磁性电磁波的电磁波吸收片等相比轻量,且能够容易地制造,因此具有能够低成本化这样的优点。
以往,在所谓的电波干涉型的电磁波吸收片(电磁波吸收体)中,作为形成于电介质层表面的电阻皮膜,已知将氧化铟锡(ITO)、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通过离子镀法、蒸镀法、溅射法等所形成的膜(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206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2327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以往的电磁波吸收片中,形成于电介质层表面的电阻皮膜实现如下功能:进行阻抗匹配使得电磁波吸收片表面的阻抗与空气中的阻抗相适合,使电磁波容易入射到电磁波吸收片的内部。因此,电阻皮膜的表面电阻的值要求保持为真空中的阻抗即377Ω/sq(面电阻值)附近的值。
另一方面,在电波干涉型的电磁波吸收片中,由于随着吸收的电磁波变成高频而电介质层的厚度变薄,因此具有更高的可挠性。更薄而能够容易弯曲的电磁波吸收片虽然使能够粘贴的部位扩大、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但被使用者剧烈弯曲的机会增加。在这样的电磁波吸收片中,由通过溅射法等形成的金属氧化膜等制成的电阻皮膜容易因剧烈弯曲而产生裂纹,如果电阻皮膜产生裂纹,则其表面电阻值会变大而导致阻抗匹配遭到破坏,存在电磁波吸收特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本公开解决了上述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电磁波吸收片,其为所谓的电磁波干涉型的电磁波吸收片,能够良好地吸收期望的频带的电磁波,而且具备高可挠性,操作容易。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中公开的电磁波吸收片为具有可挠性的电磁波吸收片,其特征在于,将电阻皮膜、电介质层和电磁波屏蔽层依次层叠而形成,上述电阻皮膜由导电性有机高分子形成。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赛尔控股株式会社,未经麦克赛尔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75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