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8026.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2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西口佳孝;井口翔太;左右木高広;村上弘明;杉泽政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安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继电器 | ||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
励磁线圈(110),所述励磁线圈(110)在通电时形成磁场;
固定铁芯(120),所述固定铁芯(120)配置于在所述励磁线圈的内径部形成的线圈中心孔部(113)内,构成磁路;
轭部(130),所述轭部(130)配置成覆盖所述励磁线圈的外周侧和所述励磁线圈的轴向的端部侧而构成磁路,并且在所述轴向的一方侧,以与所述固定铁芯的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132a);
可动铁芯(140),所述可动铁芯(140)隔着所述开口部而与所述固定铁芯相对地配置,在向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被吸引至所述固定铁芯侧;以及
回复弹簧(150),所述回复弹簧(150)将所述可动铁芯向与吸引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
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间隙(161),所述第一间隙(161)在向所述励磁线圈非通电时,形成于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可动铁芯之间;以及
第二间隙(162),所述第二间隙(162)在向所述励磁线圈非通电时,形成于所述轭部与所述可动铁芯之间,并且在向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在所述轭部与所述可动铁芯之间,能产生将所述可动铁芯向所述固定铁芯侧吸引的方向的吸引力,
所述回复弹簧由磁性材料形成,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间隙中将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可动铁芯磁连接,或者在所述第二间隙中将所述轭部与所述可动铁芯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复弹簧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间隙中将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可动铁芯磁连接,
所述回复弹簧的一部分在通电开始时,位于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开口部的周围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复弹簧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间隙中将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可动铁芯磁连接,
所述回复弹簧的一部分配置成在通电开始至吸引完成的期间,通过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开口部的周围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回复弹簧中的、通过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开口部的周围之间的区域的弹簧间距设定成比其它区域的弹簧间距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复弹簧在通电开始至吸引完成的期间,与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可动铁芯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复弹簧配置于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可动铁芯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面(128、144)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可动铁芯处于吸引状态时,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可动铁芯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回复弹簧的最小长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复弹簧是卷绕成圆锥状的圆锥状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复弹簧在通电开始至吸引完成的期间,与所述可动铁芯和所述轭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安电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电装;安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80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极单元的电端子
- 下一篇:质量分析装置以及离子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