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附接至运载工具座椅的自适应带以及乘客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8656.9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3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A·F·贾弗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峰座椅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6 | 分类号: | B60R22/16;B60R2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王莉莉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附接至 运载 工具 座椅 自适应 以及 乘客 | ||
一种自适应带,其附接至运载工具座椅并且包括第一段(101)、第二段(102)和第三段(103)。自适应带包括收缩配置和完全伸展配置。在收缩配置中,自适应带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折叠,从而使第一附接将第一段附接至第二段的第一部分;在收缩配置中,自适应带还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折叠,从而使第二附接将第二段的第二部分连接至第三段的第一部分。在完全伸展配置中,所有附接均失效,从而增加自适应带的长度。响应于阈值负载条件,自适应带从收缩配置变为完全伸展配置。
本申请涉及2016年11月8日提交的名为“ADAPTIVE BELT WITH BREAK-AWAYSTITCH AND LONGER WEBBING”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419,088号(“'088号申请”)并要求其优先权。'088号申请的全部内容整体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涉及用于减少位于用于航空器等的座椅中的乘客的头部撞击的自适应带。
背景技术
乘客座椅,尤其是运载工具或航空器乘客座椅,设计为在各种负载条件下,包括在例如硬着陆和碰撞条件下确保乘客安全。在一些情况下,管理条例和/或政府规定要求座椅符合乘客保护/ 头部撞击测试。其主要意图是座椅具有设计为在特定负载条件下约束乘客的带(例如安全腰带)。传统的带通过下述方式约束乘客:乘客的上身由于运载工具或航空器的快速减速而向前移动 (围绕被带约束的位置枢转,通常靠近骨盆),并且使得乘客的头部撞击前排的座椅靠背。减少头部加速度/减速和相关力可以降低头部受创和头部受伤的可能性。然而,座椅和带还必须承受典型的不太严重的负荷,例如与带相关的拉伸和张紧及其它非碰撞负载条件。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期望包括一种响应特定负荷或负载条件而调整自身长度以使得乘客下身向前移动的带。允许乘客下身(例如骨盆)响应快速减速而向前移动(在一些情况下近似匹配乘客上身的移动)可以降低头部撞击的严重程度。下身的移动减少了乘客围绕由带约束的位置的旋转,从而降低了头部撞击前排座椅靠背上的可能性和/或严重程度。
发明内容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发明”、“本发明”、“该发明”目的在于普遍引用本文及其权利要求书所包含的所有主题。应当理解的是,包含这些术语的陈述不限定本发明所描述的主题或本发明权利要求的含义或范围。本文中涵盖的本发明实施例由权利要求书限定,而不是本发明内容。本发明内容是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高度概括,并介绍了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并非旨在明确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或必要特征,也非旨在单独用来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应当结合本文整个说明书的适当部分、任意一个或所有说明书附图及每一项权利要求来理解本发明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一种附接至运载工具座椅的自适应带,该自适应带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其中:自适应带包括收缩配置和完全伸展配置;在收缩配置中,自适应带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折叠,从而使第一附接件将第一段附接至第二段的第一部分;在收缩配置中,自适应带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折叠,从而使第二附接件将第二段的第二部分连接至第三段的第一部分;在完全伸展配置中,所有附接件失效,从而增加自适应带的长度;并且响应于阈值负载条件,自适应带从收缩配置变为完全伸展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接件和第二附接件分别包括缝线、粘合剂和机械紧固件中的至少一个。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段的第一部分和第二段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段的相对表面上彼此紧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的第一部分和第二段的第二部分彼此分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阈值负载条件包括碰撞负荷。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附接件响应第一负荷而失效,并且第二附接件响应第二负荷而失效,其中第二负荷大于第一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峰座椅美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赛峰座椅美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8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