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颗粒粉末、固体氧化物型电池用电极材料及使用其的固体氧化物型电池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8799.X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3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岛田宽之;山口十志明;山口祐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C04B35/50;H01M4/88;H01M8/1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颗粒 粉末 固体 氧化物 电池 用电 材料 使用 | ||
1.一种复合颗粒粉末,其特征在于,其为电子传导性材料和离子传导性材料聚集而成的复合颗粒粉末,
该复合颗粒粉末的粒度分布测定中的体积基准的50%粒径(D50)为大于0.1μm且2.0μm以下,
该复合颗粒粉末的粒度分布测定中的体积基准的75%粒径(D75)与25%粒径(D25)之比(D75/D25)为1.1~2.2,
该复合颗粒粉末的D50和BET比表面积满足下述:
(I)0.1μm所述复合颗粒粉末的D50≤0.5μm的情况下,所述复合颗粒粉末的BET比表面积大于20m2/g且为200m2/g以下,
(II)0.5μm所述复合颗粒粉末的D50≤0.9μm的情况下,所述复合颗粒粉末的BET比表面积大于4m2/g且为50m2/g以下,
(III)0.9μm所述复合颗粒粉末的D50≤1.3μm的情况下,所述复合颗粒粉末的BET比表面积大于2.5m2/g且为30m2/g以下,
(IV)1.3μm所述复合颗粒粉末的D50≤2.0μm的情况下,所述复合颗粒粉末的BET比表面积大于2m2/g且为20m2/g以下,
该复合颗粒粉末中的该离子传导性材料的含有率为35~75质量%,
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为下述通式(1)所示的至少在C位点处含有Co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
A(1-x)B(x)C(y)O3 (1)
所述通式(1)中,A为Y、La、Ce、Pr、Sm和Gd中的1种以上,B为Sr、Ca和Ba中的1种以上,C为Cr、Mn、Fe、Co、Ni和Cu中的1种以上,x为0.2~0.5,y为1.0~1.15。
2.一种固体氧化物型电池用电极,其为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颗粒粉末成形以及焙烧而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电池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粉末为空气电极用的复合颗粒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电池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粉末为燃料电极用的复合颗粒粉末。
5.一种固体氧化物型电池,其特征在于,其由电解质、夹入该电解质的空气电极和燃料电极构成,该空气电极为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电池用电极。
6.一种固体氧化物型电池,其特征在于,其由电解质、夹入该电解质的空气电极和燃料电极构成,该燃料电极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电池用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87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优异耐弯性的二次电池用电解铜箔、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