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3404.5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2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籏野庆佑;渡边雄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牛孝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器械 | ||
本发明的医疗器械包括:操作部;环状的壁部(40),其包括凸出端部(40b)和与外壳(6k)相连的根部(40a);操作杆(20),其能够由操作者进行倾动操作;罩部件(60),其包括安装在操作杆(20)上的第一安装部(61)、可随操作杆(20)的倾动而发生变形的变形部(63)和内周面(62n)被安装在壁部(40)的外周面(40g)上的第二安装部(62);和弹性部件(70),其具有与第二安装部(62)的外周面(62g)接触的抵接部(71),在抵接部(71)以按压第二安装部(62)的外周面(62g)的方式发生了变形的状态下固定在外壳(6k)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操作杆的医疗器械,其中,操作杆能够由操作者进行使其相对于被操作者所握持的操作部倾动的操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医疗器械例如内窥镜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医疗领域使用的内窥镜能够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到作为受检体的体腔内,来观察体腔内的受检部位。
另外,已知一种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一侧设置有例如可在多个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的结构。
弯曲部除了能够提高插入部在体腔内弯曲部分的行进性能之外,还能够改变设置在插入部中比弯曲部靠前端一侧的前端部处的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方向。
举其一例,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内和与该插入部的根端连接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内,插通有前端分别固定在弯曲部上的1对或2对、即2根或4根操作线。
4根操作线的任一根可随设置在内窥镜的操作部上的弯曲操作部件——例如已知的摇杆装置中的操作杆——的倾动操作而受到牵引。
由此,弯曲部可在上下2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或者左右2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或者上下左右4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弯曲。
此处,操作杆的轴体从操作部内经设置在该操作部的外壳上的环状的壁部上的孔而延伸到操作部外。
在轴体的端部即延伸端,设置有在操作者使轴体倾动时供操作者握持的操作件。
另外已知一种在轴体上安装有罩部件的结构,该罩部件通过覆盖壁部上的孔来防止液体和尘埃等经孔进入操作部内。
罩部件包括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变形部,其由橡胶等形成为片状且为与轴体大致同心圆状。
日本国特开2004-32161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的操作部的结构,其中,将与变形部相连的、作为变形部的内周缘的第一安装部安装在轴体的外周,并使与变形部相连的、作为变形部的外周缘的第二安装部例如紧密地嵌入到设置在操作部的外壳上的固定孔等中,将该第二安装部安装在壁部的外周面上。
此处,当对操作杆——该操作杆的操作件被操作者握持——进行了倾动操作时,罩部件的变形部跟随操作杆的轴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形、移动。
不过,当变形部跟随操作杆的倾动方向而移动时,在日本国特开2004-321612号公报公开的结构中,在与操作杆的倾动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区域,第二安装部与固定孔之间会产生间隙。
若污垢等随之进入间隙之中,则在例如使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对内窥镜进行清洗消毒时,难以洗掉进入间隙之中的污垢,必须另行除去进入间隙之中的污垢,存在对于清洗消毒作业人员而言非常繁琐的问题。
而且,以上问题不限于内窥镜,对于操作部具有与上述同样的操作杆的其他医疗器械也是同样的。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罩部件随操作杆的倾动而发生了移动,也能够防止在操作部的外壳与罩部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医疗器械。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3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体内装置的紧凑型螺旋天线
- 下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光学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