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氢蓄电池用双极电极和镍氢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3897.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杉本祐树;南形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H01M10/30 | 分类号: | H01M10/30;H01M4/24;H01M4/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刘宁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物质层 金属箔 低密度区域 镍氢蓄电池 双极电极 高密度区域 空隙率 里侧面 面积比 周缘部 配置 俯视 侧面 | ||
1.一种镍氢蓄电池用双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具有:
金属箔;
第1活性物质层,其设置在上述金属箔的表侧面上;以及
第2活性物质层,其设置在上述金属箔的里侧面上,面积比上述第1活性物质层大,
上述第2活性物质层具有:低密度区域,其在从上述金属箔的厚度方向来看的俯视时配置于周缘部;以及高密度区域,其配置在比该低密度区域靠内侧,空隙率比上述低密度区域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氢蓄电池用双极电极,
在从上述金属箔的厚度方向来看的俯视时,上述高密度区域配置在与上述第1活性物质层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氢蓄电池用双极电极,
上述高密度区域的空隙率为28~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氢蓄电池用双极电极,
上述低密度区域的空隙率为56~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氢蓄电池用双极电极,
上述低密度区域的厚度比上述高密度区域的厚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镍氢蓄电池用双极电极,
在上述低密度区域与上述高密度区域之间夹着中间区域,离上述低密度区域越近,上述中间区域所具有的厚度越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氢蓄电池用双极电极,
上述第1活性物质层是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第2活性物质层是负极活性物质层。
8.一种镍氢蓄电池,具有电极组装体,上述电极组装体是多个电极隔着隔离物层叠而成的,上述镍氢蓄电池的特征在于,
上述电极组装体具有:
终端电极,其分别配置在上述电极组装体的层叠方向上的两端;以及
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镍氢蓄电池用双极电极,其配置在这些终端电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38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