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固定电梯设备的滑轨的滑轨底脚保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4260.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3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罗布森·西蒙纳托马奎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靖亮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定 电梯 设备 滑轨 保持 | ||
一种滑轨底脚保持器(2),用于将电梯设备(1)的滑轨(3)固定在电梯竖井(8)中,包括贴靠体(10)和至少一个保持机构(31),该贴靠体可布置在所述电梯竖井(8)中。在此,通过所述贴靠体(10)规定出用于所述滑轨(3)的滑轨底脚(20)的贴靠平面(17)。所述保持机构(31)具有保持顶头(33),其中,为了固定所述滑轨(3),可以将所述滑轨底脚(20)的第一侧向部分(21)布置在所述保持机构(31)的保持顶头(33)与所述贴靠平面(17)之间。此外,在固定所述滑轨(3)时,可改变在所述保持机构(31)的保持顶头与所述贴靠平面(17)之间的保持尺寸(H),以便补偿所述滑轨底脚(20)的第一侧向部分(21)的容差。所述保持机构(31)的保持顶头(33)可在转动方向(52)上围绕所述保持机构(31)的转动轴线(35)转动至固定位置,以便减小所述保持尺寸(H)。此外,所述保持机构(31)的保持顶头(33)的面向所述贴靠平面(17)的侧面(51)在至少一个固定区域(49)中,设有与所述转动方向(52)相反的上坡部(s),该固定区域在所述转动方向(52)上围绕所述保持机构(31)的转动轴线(35)伸展,在该固定区域能在所述保持机构(31)的保持顶头与所述滑轨底脚(20)的第一侧向部分(21)之间实现至少间接的接触部(76)。此外,提出一种借助至少一个这种滑轨底脚保持器(2)实施的用于将电梯设备(1)的滑轨(3)固定在电梯竖井(8)中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电梯设备的滑轨固定在电梯竖井中的滑轨底脚保持器和一种用于借助优选多个这种滑轨底脚保持器将电梯设备的滑轨固定在电梯竖井中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EP 0 448 839 A1已知一种用于电梯的引导滑轨的固定装置。已知的固定装置能实现改变滑轨夹的预紧力。对滑轨夹的预紧力的这种改变或调节按如下方式实现:用作引导滑轨衬垫的半圆形型材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但相应地需要在组装固定装置之前,进而通常在安装电梯设备之前就已经确定需要哪一个半圆形型材,并且必须提供为固定装置的组成部分。
在将电梯设备安装在建筑物的电梯竖井中时,可以将电梯滑轨(滑轨)直接地或间接地固定在建筑物墙壁上。这种电梯滑轨可以例如用作用于电梯设备的电梯轿厢或配重的引导滑轨。这种电梯滑轨同样延伸经过电梯的整个运行行程,这往往可以近乎等于建筑物的高度。在此,电梯滑轨以一定程度固定在建筑物中,从而能够可靠地承受侧向的引导力。但是,建筑物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这有几个原因。例如,建筑物在其建造好之后由于混凝土干燥和建筑物沉降而可能会收缩。由于温度变化和太阳光照射也会引起建筑物高度变化。
建筑物高度的变化通常会对金属电梯滑轨的无补偿的相对长度变化产生影响。这意味着,引导滑轨因而在电梯竖井中相对于建筑物移动。如果例如建筑物收缩,引导滑轨就相对于建筑物伸长。以便在这种相对的长度改变时避免各固定点之间的滑轨区段变形,用于滑轨特别是引导滑轨的固定点必须设计成能实现长度补偿。但同时,也必须确保对滑轨的固定满足相应的要求,从而例如在引导滑轨的情况下能够承受引导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经过改善设计的、用于将电梯设备的滑轨固定在电梯竖井中的滑轨底脚保持器和一种经过改善设计的、用于借助至少一个滑轨底脚保持器将电梯设备的滑轨固定在电梯竖井中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在此可以是,提出能实现改善的固定的这种滑轨底脚保持器和这种方法,其中特别是能够实现简化的调节和装配,其中,在安装状态下,既能实现使得滑轨沿着其伸展相对移动,又能防止横向于或者围绕其伸展移动。
下面给出相应设计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其涉及滑轨底脚保持器和利用至少一个滑轨底脚保持器实施的方法,并且至少实现了部分所述目的。此外,给出或介绍有利的补充的或替代的改进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42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