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式触摸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4470.4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3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袁波;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电极 图案 电容式触摸面板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覆盖 | ||
电容式触摸面板减少可看到图案的情况。在电容式触摸面板(1A)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51A)具有多个第一虚拟电极(51a)。第二虚拟电极图案(53A)具有多个第二虚拟电极(53a)。第二虚拟电极图案(53A)具有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51A)的多个虚拟电极(51a)的第一间隙(65)对应的覆盖部分(75),由此减少了第一电极图案(9A)、第二电极图案(17A)、第一虚拟电极图案(51A)、以及第二虚拟电极图案(53A)均未形成的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式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面板通常具有彼此相向配置的多个第一透明电极和多个第二透明电极,各透明电极形成在一张透明膜的两个面或两张透明膜的各单面。
而且,已知有在相同种类的多个透明电极彼此的平面方向之间设置虚拟电极的触摸面板(参照专利文献1)。由于虚拟电极,配置了透明电极的部分与其它部分之间的光透过率的差变小,因此难以看到透明电极。另外,虚拟电极通常为了实现寄生电容的减少而被分割为多个微小区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97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形成在透明基材上的透明导电膜的材料,以往已知有氧化锡(SnO2)、氧化铟锡(ITO)、氧化锌(ZnO)。
近年来,作为透明导电膜的材料,研究了金属钠米线。金属钠米线由于直径小,所以可见光区域的光透过性高,可期待其替代ITO作为透明导电膜的应用。作为金属钠米线的一例,有银钠米线(AgNW)。
本申请的发明人关注了使用具有由银钠米线构成的透明电极的透明导电膜的电容式触摸面板可能产生下述问题的情况。
即,银钠米线由于本身具有发白的反射色,所以在显示器被关闭而成为黑色的画面时,有时透过触摸面板而使显示器画面看起来发白。特别是在通过图案化而去除了银钠米线的地方变得透明,因此通过有银钠米线的部分与没有银钠米线的部分的对比而产生可看到图案的情况。
此外,例如,在一方的电极与虚拟电极图案的边界、和另一方的电极与虚拟电极图案的边界在俯视时重叠的区域中,有时由于各边界的间隙彼此重叠而导致“在俯视观察时未形成电极材料的部分”的位置以及面积增多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电容式触摸面板中减少可看到图案的情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下,对作为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这些方式能够根据需要任意地组合。
本发明主要涉及的电容式触摸面板具有:一张透明基材,或第一透明基材与第二透明基材的组合;第一电极图案、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图案、第二虚拟电极图案。
第一电极图案形成在透明基材的第一面或第一透明基材的一个面。
第一虚拟电极图案形成在透明基材的第一面或第一透明基材的一个面,并具有多个第一虚拟电极。
第二电极图案形成在透明基材的第二面或第二透明基材的一个面。
第二虚拟电极图案形成在透明基材的第二面或第二透明基材的一个面,并具有多个第二虚拟电极。
第二虚拟电极图案具有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的多个第一虚拟电极的边缘部对应的覆盖部分,由此减少了在俯视观察时第一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图案、第一虚拟电极图案以及第二虚拟电极图案均未形成的部分。另外,“覆盖”指的是俯视观察时对应且也在其周边存在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写株式会社,未经日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4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