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和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4958.7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04 | 分类号: | C08J9/04;B65D81/34;C08J9/12;C08L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聚酯 树脂 发泡 容器 | ||
一种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其特征在于,含有: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和,选自无机系结晶促进剂和有机系结晶促进剂中的1种以上的结晶促进剂,用热通量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装置,以加热速度100℃/分钟从30℃进行第2次升温至110℃,在110℃下保持30分钟时得到的DSC曲线中,从第2次升温开始的时刻起至出现的时刻最晚的放热峰的峰顶A处的时刻为止的时间(结晶时间)为14分钟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和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容器。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12月5日向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235780号、和2017年3月31日向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071103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引入至此。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是,将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以下,也简称为“发泡片”)成型而成的容器的耐热性优异。因此,这样的容器作为微波炉、烤箱中进行加热加工的食品的容器被广泛使用。
为了将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成型为容器,通常进行如下操作:将发泡片预热至能成型的温度后,用具有规定形状的模具将预热后的发泡片进行成型。
此时,预热温度如果高于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的结晶温度,则在被充分预热至发泡片内部之前,发泡片表面的树脂的结晶进行,发泡片的伸长变差,容易产生容器的成型不良。
如果使预热温度低于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的结晶温度,则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的结晶变得不充分,所得容器的耐热性变得不充分。
针对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在低于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的结晶温度、且发泡片的成型所需的温度下进行预热,在高于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的结晶温度的温度的模具中将发泡片夹持并成型,从而提高容器的耐热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395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为了提高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的结晶度,在模具中夹持发泡片的时间变长。因此,成型工序耗费时间,存在无法提高容器的生产率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得到高耐热性的容器、可以提高容器的生产率的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备以下的方案。
[1]一种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其特征在于,含有: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和,选自无机系结晶促进剂和有机系结晶促进剂中的1种以上的结晶促进剂,以下述测定方法测定的结晶时间为14分钟以下。
<测定方法>从前述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采集测定试样,用热通量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装置,将前述测定试样以加热速度100℃/分钟从30℃进行第1次升温至290℃,在290℃下保持10分钟。接着,从测定装置内取出前述测定试样,在23℃下静置10分钟后,放回30℃的测定装置内。以加热速度100℃/分钟从30℃进行第2次升温至110℃,在110℃下保持30分钟。进行第2次升温时得到的DSC曲线中,将从第2次升温开始的时刻至出现的时刻最晚的放热峰的峰顶处的时刻为止的时间作为结晶时间。
[2]根据[1]所述的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其特征在于,前述结晶促进剂为粒状,前述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中的前述结晶促进剂的粒径的长径为50μm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热塑性聚酯系树脂发泡片,其特征在于,前述结晶促进剂为粒状,平均一次粒径为0.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4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