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感测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5261.1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宗冠·A·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控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蒋林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网络 | ||
本发明描述一种感测网络的实施例,感测网络包含一或多个传感器节点,其中一或多个传感器节点中的每一者包含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可测量环绕传感器节点的节点覆盖区域中一或多种空中浮游污染物的存在、浓度或这两者。可测量一或多种空中浮游污染物的存在、浓度或这两者的传感器基地定位在一或多个传感器节点中的每一者的节点覆盖区域中,其中传感器基地包含准确度、灵敏度或这两者均比一或多个传感器节点的气体传感器高的气体传感器。一或多个服务器通信耦合到传感器基地及一或多个传感器节点。传感器基地及传感器节点可将其测量传达到服务器,且传感器基地的测量由服务器使用以作为校正一或多个传感器节点的测量的参考。
本申请案依据35 U.S.C.§119(e)主张2016年11月16日提出申请的第62/423,033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临时申请案特此以其全文引用方式并入。
技术领域
所揭示实施例大体来说涉及空气污染感测与监测,且特定来说但不仅仅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污染感测与监测的智能感测网络。
背景技术
城市及工业园内的空气污染已随着现代化而恶化,且由空气污染物(例如,例如PM2.5、NOx、Sox、O3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化学物)导致的公众健康影响已开始取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污染源复杂,因此必须获得更密集的空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给公众提供所关注位置处的经更新空气质量信息。
已实施周围空气质量监测,但由于必须使用昂贵且庞大的实验仪器来获得可靠监测数据,因此仅可在有限位置处设置且安装有限数目个监测站。且由于监测站通常需要大空间来进行仪器设置(尤其关于气体色谱分析仪器),因此监测站大多数安装在有空间容纳其的郊区中,其中极少站安装在空间较少的城市中。因此,需要使用小的低成本传感器来形成网络以跨越城市监测空间空气质量,此已得到普及。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及非详尽实施例,其中除非另有规定,否则贯穿各个视图,相似参考编号指代相似部件。
图1是智能污染感测与监测系统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2A到2B分别是图解说明用于校正从传感器节点接收的测量的过程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及一对图表。
图3是智能污染感测与监测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4是智能污染感测与监测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5是智能污染感测与监测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6是智能污染感测与监测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7是智能污染感测与监测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8是智能污染感测与监测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用于进行空气污染感测与监测的智能感测网络的设备、系统及方法的实施例。描述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实施例的理解,但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不具有所描述细节中的一或多者的情况下或使用具有其它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践本发明。在一些例子中,众所周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未加以详细展示或描述,但仍然囊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通篇中提及“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所描述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包含于至少一个所描述实施例中,使得所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未必全部均指代同一实施例。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何适合方式组合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控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控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5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