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用于治疗免疫病症的高效干细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7281.2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8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喜;李明雨;金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细胞生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68;G01N27/62;A61K3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韩国首***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 用于 治疗 免疫 病症 高效 干细胞 方法 | ||
本申请的发明涉及选择用于治疗免疫病症的高效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IFN‑γ预处理刺激后测量间充质干细胞中免疫抑制生物标志物水平的步骤;通过所述方法选择的高效间充质干细胞;以及使用所述高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免疫病症的方法。本申请的发明提供了获得具有免疫反应调节能力的功能优异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临床上治疗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和自体免疫病症的各种免疫病症,因此可有效地用作免疫病症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发明涉及选择用于治疗免疫病症的高效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其包括在通过IFN-γ预处理刺激间充质干细胞后,测量免疫抑制生物标志物的水平的步骤;通过所述方法选择的高效间充质干细胞,以及使用所述高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免疫病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情况下,移植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用于治疗恶性和非恶性血液病、自体免疫疾病和免疫缺陷的方法已被广泛使用。然而,在移植人白细胞抗原(HLA)相同的同类体后,免疫病症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病和由此引起的死亡仍然是一个挑战。
GVHD由被宿主的抗原呈递细胞激活的供体T细胞诱导,该细胞迁移至靶组织(皮肤、肠和肝),从而诱导靶器官功能障碍。GVHD的一线标准疗法是施用高浓度的类固醇。然而,50%的患者对一线治疗没有反应,而且已知一旦诱发了类固醇抵抗,死亡率会增加,并且没有进一步的治疗选择,因为没有针对类固醇抗性GVHD的二线疗法。
同时,提供生长因子、细胞相互作用和基质蛋白的骨髓基质细胞来自存在于骨髓微环境中的共同前体细胞,并且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并且可以产生具有分化成包括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的有限细胞的潜能的前体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替代被化疗或放射疗法损伤的骨髓微环境中的宿主细胞,并且可以用作基因治疗的载体。
根据多项研究,有报道称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至受损区域以恢复受损组织,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间充质干细胞可激活和增殖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并下调其功能。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可通过可溶性因子来实现,如白细胞介素-10(IL-10)、TGF-β、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2(PGE2)。
干扰素γ(IFN-γ)是一种强促炎细胞因子,其由各种类型的细胞产生,如活化的T细胞、NK细胞、NKT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且复杂的作用,已知其是与急性GVHD相关的致病因子。IFN-γ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促进细胞死亡来负调节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并通过与接受者实质细胞的直接相互作用来防止组织损伤。
如上所述,通过以前进行的体外研究,已经报道了IFN-γ在活化间充质干细胞中的作用,但对于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来治疗体内GVHD的机制知之甚少。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微阵列分析,分析了IFN-γ对与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表达谱的影响,研究了与控制体外和体内免疫冲突相关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机制,并证实由IFN-γ刺激的脂肪组织(AT)、脐带血(CB)、沃顿胶(WJ)和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增加了GVHD模型的存活率。从而完成了本申请的发明。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涉及提供选择用于治疗免疫病症的高效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IFN-γ预处理刺激后测量具体免疫抑制生物标志物(IDO/CXCL9、CXCL10、CXCL11、ICAM1、ICAM2、B7-H1、PTGDS、VCAM1或TRAIL)的水平,以及通过所述方法选择的高效间充质干细胞。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以上描述的问题,通过以下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充分理解本文没有描述的其他问题。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细胞生命有限公司,未经细胞生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7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