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双功能氧化铬/氧化锌-SAPO-34催化剂将合成气转化为烯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7894.6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2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D·L·S·尼斯肯斯;A·C·森迪克西;P·E·格罗内迪克;A·马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9/54 | 分类号: | C01B39/54;C01B37/08;B01J29/85;B01J37/08;B01J23/26;B01J23/06;B01J23/00;C07C1/04;C10G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陈桉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功能 氧化铬 氧化锌 sapo 34 催化剂 合成气 转化 烯烃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包含:
将进料流引入反应器中,其中所述进料流包含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以使得氢气与一氧化碳的体积比范围为从大于0.5:1至小于5:1;和
使所述进料流与双功能催化剂在所述反应器中接触,其中所述双功能催化剂包含:(1)Cr/Zn氧化物甲醇合成组分,其具有从大于1.0:1至小于2.15:1的Cr与Zn摩尔比;和(2)SAPO-34磷酸硅铝微孔结晶材料,
其中所述反应器在包含以下的反应条件下操作:
(a)反应器温度范围为350℃至450℃;和
(b)压力范围为10巴至60巴,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具有大于15kg C2至C3烯烃/kg催化剂的C2至C3烯烃累积生产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Cr与Zn摩尔比为从至少1.1:1至小于2.15:1。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Cr与Zn摩尔比为从至少1.5:1至小于2.15: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条件包含从大于30巴至60巴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条件包含从大于45巴至60巴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甲醇合成组分在350℃至600℃的温度下煅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甲醇合成组分在375℃至425℃的温度下煅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还包含500h-1至12,000h-1的气时空速作为反应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进料流中的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所述体积比为0.5:1至3: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Cr/Zn氧化物甲醇合成组分与所述SAPO-34磷酸硅铝微孔结晶材料的重量比为0.1:1至10:1。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C2至C3烯烃累积生产率为从大于15kg C2至C3烯烃/kg催化剂至90kg C2至C3烯烃/kg催化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双功能催化剂在所述进料流与所述双功能催化剂接触之前被还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制备C2至C3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条件包含大于50巴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78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