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角度调整的间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9010.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D·拉穆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A·雷蒙德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2 | 分类号: | F16B5/02;F16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付林;王小东 |
地址: | 法国格***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部 间隔装置 驱动环 附接部 支撑环 支撑件 角度调整 第二支撑件 附接系统 附接装置 球形末端 地连接 球形帽 支撑端 并联 填充 组装 容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角度调整的间隔装置(1),该间隔装置用于填充第一支撑件与被设置为面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支撑件分离的空间,所述间隔装置(1)包括:附接部(2),该附接部旨在刚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件;间隔部(3),该间隔部具有球形末端支撑端(3b);驱动环(4),该驱动环包括附接系统(4a),所述驱动环被容纳在所述间隔部中并联接到所述间隔部;所述附接部和所述间隔部组装在一起;支撑环(5),该支撑环被保持为抵靠所述间隔部并由所述驱动环的所述附接装置保持,所述支撑环具有带有球形帽的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隔装置,该间隔装置可以被放置在两个支撑件之间,以此桥接它们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具有汽车领域中的特定应用,以填充车辆的承载元件与车顶体之间的空隙,并且允许例如将车顶杆固定在该车辆上。
背景技术
从文献EP2532568已知被设计为填充组成车辆的结构的金属板元件之间的空隙并补偿可能存在于这些元件之间的任意尺寸差异的间隔装置。该已知间隔装置包括:附接部,该附接部旨在支撑在第一支撑件上和/或附接到第一支撑件;和间隔部,该间隔部具有支撑端,该支撑端旨在与被放置为第一支撑件相对的第二支撑件接触。附接部和间隔部在螺纹处组装在一起,这些螺纹允许它们沿轴向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允许间隔装置调整到两个支撑件之间的距离。
在该引证的文献中,间隔装置借助于贯穿螺钉附接到被放置在第一支撑件外部上的车顶杆。在第二支撑件外部上的螺栓和垫圈系统使得可以锁定间隔装置并将车顶杆刚性连接到第一支撑件。
间隔装置由车顶杆的附接螺钉驱动旋转。对两个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的调整和车顶杆的附接(或更一般地为间隔装置的锁定)同时进行。如果这两个功能未理想协调,则可能的是锁定将发生在间隔部完全就位之前,这可能导致任一支撑件的变形。
另外,车顶杆在第一支撑件侧的存在需要在车辆内部的、第二支撑件侧的工作,来调整间隔装置。小且有限的空隙使得间隔装置的安装困难。
最后,在第一和第二支撑件具有角度偏移时,即,在面向支撑件的面未完全地彼此平行时,间隔装置与第二支撑件之间的接触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附接螺钉锁定间隔装置可能导致任一支撑件的变形。
其他形式的间隔装置从EP2130722、DE10201000000134、DE202011100696或文献“Kugel-Ausgleichs-Scheibe Kas”,传动技术,联合出版社,美因茨,德国,卷33,第11,2014年11月1日已知。
本发明旨在补偿上面提及的缺点中的全部或部分。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该目标,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具有角度调整的间隔装置,该间隔装置填充第一支撑件与被布置为与第一支撑件相对的第二支撑件之间的空隙,间隔装置包括:
附接部,该附接部旨在刚性地连接到第一支撑件,并且具有内螺纹;
间隔部,该间隔部具有外螺纹和球形末端支撑端;
驱动环,该驱动环包括钩系统,驱动环被容纳在间隔部中并联接到该间隔部;
附接部和间隔部在它们各自的螺纹处组装在一起,并且沿轴向相对于彼此可移动,以将间隔装置调整到两个支撑件之间的距离。
间隔装置包括支撑环,该支撑环被保持为抵靠间隔部并由驱动环的钩装置保持,支撑环具有支承在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一平坦面和接纳间隔部的球形末端的第二球形盖面。
根据单独或以任意技术可行组合采取的、本发明的其他有利且不限制的特性:
驱动环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或至少一个凹部,以便于由工具施加扭矩;
钩系统和支撑环具有足够的操作间隙,以允许支撑环的移动;
钩系统由接纳支撑环的内肩的至少一个切口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雷蒙德公司,未经A·雷蒙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9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