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刷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9816.X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3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野泽纱弥;金丸直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狮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6B5/00 | 分类号: | A46B5/00;A46B3/16;A46B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牙刷,其不会在扁平线式植毛法的头部产生翘曲、树脂的白化、龟裂,确保足够的植毛强度,口腔内操作性优异。牙刷(1)具备植毛面(12)上设置有多个植毛孔(13)的头部(10),束有多根刷毛的毛束被扁平线(15)一折为二、植入植毛孔(13)中,其中,头部(10)的厚度为2.0mm以上4.0mm以下;植毛孔(13)的植毛孔密度为25孔/cm2以上;在植毛孔的内径为X,所述扁平线的厚度为d,X为0.9mm以上、1.3mm以下时,满足0.37mm≤(X-d)/2≤0.55mm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刷。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1月17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05804号的优先权,并在这里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为了预防牙周病,除去牙颈部、牙间部等狭窄缝隙的牙垢是重要的。因此,已进行了下述研究:为了提高牙刷的毛前端进入狭窄缝隙间的进入性,而使用前端超极细的刷毛;为了赋予毛束以适度的挠曲,而使植毛孔变小;扩大植毛孔的配置间隔等研究。
使植毛孔变小,毛变得容易挠曲,作为提高毛前端的进入性的手段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由于孔变小,毛量减少,会发生刷扫实感的降低。因此,已经研究了通过增加孔数来兼具毛前端的进入性和刷扫实感的植毛部手段。
扁平线式植毛法的情况下,如果为多孔的话,则打入头部的扁平线的数量变多,被扁平线推开的树脂也变多,因而存在容易发生头部的翘曲、树脂的龟裂、白化的担忧,但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牙刷:小孔×多孔同时扁平线式植毛法的头部不会发生翘曲、树脂的白化、龟裂,可以确保足够的植毛强度。
该牙刷通过将被扁平线破坏的树脂的体积(树脂破坏体积)设定在规定范围内,来防止头部的翘曲的发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1773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牙刷中,有时会出现为了提高操作性、可以刷扫到口腔内的各个角落,而将头部薄型化的情况。然而,将头部薄型化时,由于扁平线相对于头部树脂的比例相对增加,因而头部变得容易发生翘曲、树脂的白化、龟裂。尤其是,“小孔×多孔”的情况下,打入头部的扁平线的数量变多,进一步翘曲、白化、龟裂变得容易发生,因而不可能实现将头部薄型化且小孔×多孔的植毛部手段。
因此,本发明人进一步进行实验和研究,结果发现:头部的翘曲与植毛孔的内径、植毛孔密度、相对于植毛孔的扁平线的打入深度等存在密切关系。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其不会在扁平线式植毛法的头部中发生翘曲、树脂的白化、龟裂,确保足够的植毛强度,口腔内操作性优异。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牙刷,其具备植毛面上设置有多个植毛孔的头部,束有多根刷毛的毛束被扁平线(flat plate)一折为二、植入所述植毛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厚度为2.0mm以上4.0mm以下,在将由直线将所述植毛孔的外侧连接而成的部分的面积设为植毛面积(cm2)时,由植毛孔的总数(孔)/植毛面积(cm2)表示的植毛孔密度为25孔/cm2以上,在所述植毛孔的内径为X,所述扁平线的厚度为d,X为0.9mm以上、1.3mm以下时,满足0.37mm≤(X-d)/2≤0.55mm的关系。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牙刷中,相对于所述植毛孔的所述扁平线的埋没体积(扁平线中在植毛孔的径向外侧埋没于头部内的一对埋没部的体积)可为0.06mm3以上0.20mm3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狮王株式会社,未经狮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9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