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薄膜和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0586.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9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富永刚史;末葭道子;奥山佳宗;藤城义和;中田将裕;石渡忠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5/14 | 分类号: | B29C55/14;B32B15/085;C08J5/18;H01G4/18;B29K23/00;B29L7/00;B29L9/0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聚丙烯 薄膜 金属化 电容器 | ||
一种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为包含聚丙烯树脂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厚度为1.0~3.0μm,由通过光学双折射测定求出的慢轴方向相对于快轴方向的双折射值ΔNxy和慢轴方向相对于厚度方向的双折射值ΔNxz,根据如下式(1)算出的分子取向系数ΔNx为0.013~0.016。分子取向系数ΔNx=(ΔNxy+ΔNxz)/2(1)。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12月2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6-256161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日本国专利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其整体包含于本申请。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薄膜和电容器。
背景技术
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耐电压性和低的介电损耗特性等优异的电特性、以及高的耐湿性。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运用这些特性,在电子和电气设备中,例如作为高电压电容器、各种开关电源、变流器和逆变器等过滤器用电容器、以及平滑用电容器等的电容器用电介质薄膜等被广泛利用。而且,聚丙烯薄膜也开始作为用于控制近年来的需求升高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的驱动电机的逆变器电源设备用电容器利用。
特别是汽车用途的电容器中使用的聚丙烯薄膜使用时被暴露于高温,因此,要求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机械特性、耐电压性等优异。因此,为了提高耐热性,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另外,近年来,对电容器的小型化和高容量化的要求逐渐增大。为了这样的要求,出于不改变电容器的体积地提高静电容量的目的,还研究了减薄薄膜。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将微晶尺寸、相对于厚度方向的双折射值(ΔNyz)和每一个视野的突起部总体积控制为特定的范围。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由将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丙烯以外的共聚单体量等控制为特定的范围的聚丙烯树脂构成,且将薄膜的面取向系数控制为规定的范围。
专利文献3~5中记载了一种聚丙烯薄膜,其将聚丙烯树脂的等规度、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或结晶度等控制为特定的范围。
专利文献6中记载了一种聚丙烯薄膜,其是对具有高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的聚丙烯树脂的粒料或浇铸坯料片照射辐射线而得到的。
专利文献7中记载了一种聚丙烯薄膜,其将薄膜的力学强度和表面结构进行了最佳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298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552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7527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791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5660261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4-231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12/002123号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通过将聚丙烯薄膜的微晶尺寸、相对于厚度方向的双折射值(ΔNyz)和每一个视野的突起部总体积控制为特定的范围,从而可以得到长时间、耐热性和耐电压性优异的电容器。另外,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如下内容:如果对聚丙烯薄膜的面方向施加取向,则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发生变化,双折射值ΔNyz变大,耐电压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子控股株式会社,未经王子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05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线路和光纤线路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光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