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状疱疹疫苗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80915.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8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南效廷;金恩美;辛德香;S·G·里德;刘强一;洪性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牧岩生命科学研究所;传染性疾病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9/25 | 分类号: | A61K39/25;A61K39/39;A61K3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崔佳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状疱疹 疫苗组合物 带状疱疹病毒 高度安全性 减毒活疫苗 吡喃葡萄糖 水痘 细胞介导 糖蛋白E 脂质 佐剂 代谢 预防 表现 | ||
本发明涉及带状疱疹疫苗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糖蛋白E、吡喃葡萄糖脂质佐剂和可代谢的油,所述组合物能选择性地增加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并且没有减毒活疫苗的缺点,因此表现出高度安全性和对带状疱疹的高预防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组合物。
背景技术
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水痘,特征为主要在面部和躯干上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皮疹。在最初感染后,病毒DNA可以在宿主神经元细胞的细胞质中保持休眠多年。病毒可以重新激活,导致成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或带状的疱疹)。
带状疱疹引起的皮疹与原发感染期间产生的皮疹不同。皮疹伴有剧烈疼痛,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情况,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也称为人疱疹病毒3(HHV-3),是疱疹病毒科的α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VZV是包膜病毒,具有约125,000个核苷酸的双链DNA基因组。VZV的基因组被二十面体核衣壳包围。位于核衣壳和病毒包膜之间的空间中的病毒被膜(tegument)(皮膜)是由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和酶组成的结构。病毒包膜来自宿主细胞膜并含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
VZV基因组编码七十(70)个或更多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九个(9)开放阅读框编码被认为是在病毒复制周期的不同阶段起作用的糖蛋白(gE,gI,gB,gH,gK,gN,gL,gC和gM)。
糖蛋白E(gE)对于病毒复制是必需的(Mallory等人(1997)J.Virol.71:8279-8288)和Mo等人(2002)Virology 304:176-186),并且是在被感染细胞和成熟病毒体中发现的最丰富的糖蛋白(Grose,2002,主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gE和gI糖蛋白复合物,与人类致病病毒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Holzenburg和Bogner(编辑),Kluwer Academic/Plenum出版社,纽约,NY)。
糖蛋白I(gI)在感染细胞中与gE形成复合物,进而促进两种糖蛋白被内吞,并将其递送至反式高尔基体,在那里得到最终的病毒包膜(Olson和Grose(1998)J.Virol.72:1542-1551)。
糖蛋白B(gB)被认为在病毒进入细胞中起重要作用,具有被病毒中和抗体识别的表位,是病毒体表面上第二多的糖蛋白(Arvin(1996)Clin.Microbiol.Rev.9:361-381)。
糖蛋白H(gH)被认为具有促进病毒在细胞间传播的融合功能。
目前,通常用于预防水痘或带状疱疹的减毒活疫苗有几个缺点。首先,有一些证据表明抗VZV感染的免疫力随时间降低,并且出现疫苗失效(Chaves等人(2007)N.Engl.J.Med.356:1121-1129)。因此,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可能仍然对带状疱疹易感,这是一种由VZV引起的病情更严重的疾病。此外,减毒活疫苗使用致病性较弱的活病毒制造,因此疫苗接种受试者可能因接种疫苗而对水痘或带状疱疹易感。事实上,报道存在数例带状疱疹是由疫苗中使用的病毒株引起的(Matsubara等人(1995)Acta Paediatr Jpn 37:648-50;及Hammerschlag等人(1989)J Infect Dis.160:535-7)。另外,由于疫苗中存在减毒活病毒,对于免疫功能降低的受试者,疫苗的使用可能是受限制的。
为了加强针对病毒休眠后沿神经细胞再次出现的带状疱疹的预防效果,重要的是显著增强针对VZV抗原的细胞介导的免疫(CMI)的激活,而非体液免疫的激活。为此,重要的是通过促进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中Th1的活化来增加Th1/Th2比率。
综上所述,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可以选择性地增加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且不具有减毒活疫苗的缺点的带状疱疹疫苗组合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牧岩生命科学研究所;传染性疾病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牧岩生命科学研究所;传染性疾病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0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