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饮料生产的容器和打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1972.X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9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恩里科·拉斐勒·卡法罗;迈克尔·萨克;伊恩·斯科特·赖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德福德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804 | 分类号: | B65D85/8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饮料 生产 容器 打开 装置 | ||
提供用于形成饮料的系统、方法和容器。容器包括封闭件,该封闭件被布置成具有可移动元件,该可移动元件能够移动以刺穿膜并允许容器中的饮料材料离开。所述可移动元件可以包括刺穿元件,该刺穿元件刺穿膜。可以将气体引入容器中,以迫使饮料材料离开容器。气体入口端口可以设置有所述封闭件并且被布置成与饮料机的气体源相匹配。
相关申请
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于2016年12月1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饮料生产的容器和打开装置”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第62/428,90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性系统和方法涉及用于保持饮料材料的容器以及用于接近这种容器的方法。
历史上,已经开发了许多自助式器具,其中,期望享受一杯新鲜咖啡的使用者仅需要将包含粉末速溶调味剂的料筒或胶囊插入该自助式器具中。然后,该器具打开机器内部的料筒或胶囊并且将调味的粉末与水组合,以产生期望的饮料。
现有技术使用多个不同的刺穿元件来刺穿这些料筒或胶囊,由此允许产生期望的饮料。授予Halliday等的美国专利第7,316,178号教导了一种用于从包含一种或多种饮料成分的料筒制备饮料的饮料制备机,该饮料制备机包括:第一刺穿元件,该第一刺穿元件用于在被接收在饮料制备机中的料筒中形成入口;以及第二刺穿元件,该第二刺穿元件用于在料筒中形成出口。根据Halliday,第一刺穿元件和第二刺穿元件被形成为单个可移除单元,该单个可移除单元形成了饮料制备机的一部分。然而,Halliday和其它传统自助式器具(包括作为该器具的一部分的刺穿元件)产生了易受到交叉污染或无菌性降低的位置。
发明内容
示例性系统和方法的方面涉及一种容器,该容器可以用于制作饮料,诸如碳酸饮料和/或调味饮料、无汽调味饮料、热调味饮料等。虽然不要求,但容器可以与饮料机一起使用,所述饮料机可以使用容器及其内容物来形成饮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可以保持饮料材料,该饮料材料可以用于制作饮料,例如通过将饮料材料与水或其它液体混合来制作饮料。被包含在容器中的饮料材料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饮料制作材料(饮料材料),诸如浓缩糖浆、研磨咖啡或液体咖啡提取物、茶叶、干草药茶、粉末状饮料浓缩物、干燥的水果提取物或粉末、天然和/或人造调味剂或色素、酸、香料、粘度调节剂、悬浊剂、抗氧化剂、粉末状或液态的浓缩肉汤(bouillon)或其它汤、粉末状或液态的药用材料(诸如粉末状维生素、矿物质、生物活性成分、药物或其它药品、营养保健品等)、粉末状或液态的奶或奶制品、甜味剂、增稠剂等等。(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液体与饮料材料的“混合”包括多种机制,诸如将饮料材料中的物质溶解在液体中、从饮料材料中提取物质以及/或者液体以其它方式接收来自饮料材料的一些材料或以其它方式与饮料材料组合)。
在示例性系统和方法的一个方面,饮料容器包括器皿,该器皿具有内部空间和通向该内部空间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向内部空间的开口可以位于器皿的下侧或底侧处。例如,器皿可以包括:底部;侧壁,该侧壁从底部向上延伸;以及顶部,该顶部在侧壁的上部处,并且开口可以位于底部处。饮料材料可以位于内部空间中,并且封闭件可以附接到器皿并封闭开口,例如以有助于将饮料材料保持在内部空间中。封闭件可以包括:可刺穿的膜,该膜密封所封闭的开口;以及可移动元件,该可移动元件定位在内部空间的外部,该可移动元件能够相对于膜移动。可移动元件可以刺穿膜,以便允许饮料材料离开内部空间并且将气体引入内部空间中,以有助于饮料材料离开器皿。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元件可以包括:刺穿元件,该刺穿元件能够移动,以刺穿膜;通道,该通道用于引导来自内部空间的饮料材料的流动;以及气体入口端口,该气体入口端口被布置成与饮料机的气体源联接,并且该气体入口端口通过膜中的孔将气体输送到内部空间中,以迫使饮料材料流入通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德福德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贝德福德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1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