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2580.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9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2 | 分类号: | H04W48/12;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机 接入 方法 用户 设备 网络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降低对邻小区的干扰。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每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传输次数和/或该随机接入前导码重传时的功率调整步长;该UE根据该UE的发射波束的数量和/或门限值,从该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选择一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该UE基于所选择的该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传输次数和/或该随机接入前导码重传时的功率调整步长,确定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射功率;该UE基于该发射功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1月0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012117.5、申请名称为“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机接入流程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如果网络设备检测到该随机接入前导码,则向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如果用户设备未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则需要重新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在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重传时,UE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与前一次相同的波束进行功率爬坡(power ramp);或者,采用与前一次不同的波束进行波束扫描;或者,切换至对应不同接收波束的另一随机接入资源重传。
现有技术中,由于网络设备为UE配置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资源以及UE的功率爬坡参数较为单一,导致UE的随机接入效率较低,并且UE基于多个候选赋形波束进行随机接入时,盲目在候选RACH资源上的功率爬坡可能会对邻小区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降低对邻小区的干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每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传输次数和/或该随机接入前导码重传时的功率调整步长;该UE根据该UE的发射波束的数量和/或门限值,从该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选择一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该UE基于所选择的该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传输次数和/或该随机接入前导码重传时的功率调整步长,确定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射功率;该UE基于该发射功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方法,网络设备通过向UE配置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使得UE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根据发射波束的数量和门限值,选择合适的一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进行随机接入,降低对邻小区的干扰,提高全网所有用户的接入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E根据该UE的发射波束的数量和/或门限值,从该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选择一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包括:
当该UE的发射波束的数量大于该门限值时,该UE选择该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的第一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其中,该第一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传输次数是该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最小的,和/或该第一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的该随机接入前导码重传时的功率调整步长是该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最大的;和/或
当该UE的发射波束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门限值时,该UE选择该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的第二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其中,该第二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最大传输次数是该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最大的,和/或该第二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的该随机接入前导码重传时的功率调整步长是该至少两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中最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25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