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套和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2923.8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7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佳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维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8 | 分类号: | A42B3/08;A42B3/10;A42B3/1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宋晓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颈套(40)和头盔(10),能够提高头盔(10)内部的安静性,并且不会使穿戴者(P)感到不便。为了消除头盔(10)的开口部(Q)与穿戴者(P)的颈部周围(P1)的间隙,在覆盖安装于开口部(Q)的周缘的颈套(40)的颈部的前部(喉部)的部分,形成有用于供安装在头盔(10)的内侧的颚带(20)通过的插通孔(8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盔用的颈套和头盔。
背景技术
头盔是为了在万一发生事故时保护头部而穿戴的。而且,为了发挥头盔的保护性能,在使头部从头盔的开口部进入来穿戴头盔后,必须将颚带在下颌的下方牢固地连结,将头盔固定在头部。
另外,在摩托车用的头盔的情况下,还起到一定程地度阻断发动机声音、排气声音、风噪声等在摩托车行驶时产生的各种刺耳的噪音的功能。在这些噪音中,发动机声音和排气声音包含较高的频率成分,因此,在通过头盔时被显著地降低。与此相对,风噪声包含较低的频率成分。因此,即使穿过头盔也难以降低,这种情况对于乘员来说是很大的烦恼。
风噪声包括因摩托车的车体、乘员的身体与空气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声音、和从头盔下端的用于穿戴的开口部侵入的风的声音。因此,为了提高头盔内部的安静性,需要提高头盔的密闭性,以阻断声音、风的侵入。为此,对防止声音、风从头盔的开口部与穿戴者的颈部之间的间隙侵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日本特开昭61-179314号公报中,示出了包围头盔的下端的整个周围的挡风罩。虽然还兼顾了防寒对策,但由于挡风罩的面积过大,因此,头盔的重量变重,对穿戴者的颈部的负担变大。
另外,在美国专利第5095550号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将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制作的片材安装在头盔的下端的整个周围,并覆盖穿戴者的颈部周围和下颚的下方。在穿脱头盔时,解除下颚部分的挡板,扩大开口部。这样的头盔不易穿脱,另外,会使穿戴者感到穿戴者难以移动颈部这样的不便。
而且,在日本专利第45455746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头盔的下端以U字状覆盖穿戴者的颈部的周围的颈套。这样的颈套在穿戴者活动颈部时容易在颈部的周围与颈套之间产生间隙。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套和头盔,通过提高头盔的开口部的密闭性,能够提高头盔内部的安静性,并且不会使穿戴者感到不便。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技术方案的颈套,在头盔中安装于供穿戴者的头部插入的开口部,并且从该开口部的周缘部朝向穿戴者侧伸出,穿戴者侧的内侧周缘部分以至少覆盖从穿戴者的颈部的后部即脖颈到颈部的前部即喉部为止的范围的方式延伸,在覆盖该喉部的部分形成有左右一对插通孔,该左右一对插通孔供安装在头盔的内侧的颚带插通。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颈套,在穿戴者使头进入开口部来穿戴头盔后,若穿戴者将通过了颈套的插通孔的颚带紧固于下颚的下方,则颚带能够将头盔整体向下颚的方向拉近,因此,使颈套紧贴于穿戴者的颈部的后部即脖颈。
另外,由于存在于颈套的左右的插通孔被颚带分别向下颚的下方拉拽,所以颈套的左右侧部的内侧周缘部分被向穿戴者的颈部周围的左右侧面拉近。然后,通过紧固后的颚带,使包含插通孔的颈套的前方部分紧贴穿戴者的喉部。
这样一来,穿戴者的颈部周围被颈套的内侧周缘部分完全覆盖。另外,由于颈套仅通过颚带固定,所以不会妨碍穿戴者活动颈部。而且,在脱下头盔时,若解开颚带的紧固,则喉部的前方部分当然离开穿戴者的颈部,颈套的内侧周缘部分也同时离开穿戴者的颈部,因此,能够容易地脱下头盔。
第二技术方案的颈套,在第一技术方案的颈套中,包括对穿戴者的脖颈进行覆盖的部分、对从穿戴者的颈部的左侧部到喉部进行覆盖的部分、对从穿戴者的颈部的右侧部到喉部进行覆盖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维公司,未经首维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2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头盔
- 下一篇:冲击耗散内衬和制造冲击耗散内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