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3220.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南相哲;李宰源;朴锺一;李在明;朴根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POSCO;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4/525;H01M4/13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郑毅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制造 方法 包括 | ||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括:
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以及
掺杂金属,掺杂于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上述掺杂金属包括2种,上述掺杂金属的平均氧化数大于3.5,
其中,上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上述掺杂金属由下述化学式1中的M1以及M2来表示,以及
其中上述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c轴晶格常数/a轴晶格常数值在4.945至4.950范围内,
[化学式1]
Lia(NixCoyMn1-x-y)b(M1zM21-z)cO2
上述化学式1中,
0.95≤a≤1.1,0b1,0c0.02,0.5≤x1,0≤y≤0.2,1-x-y≥0.1,0.7≤z0.83,M1为铝(Al),M2为钼(M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上述掺杂金属的平均氧化数在3.5至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上述z为0.7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上述x为0.8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上述c为0.01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上述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a轴晶格常数在至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上述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c轴晶格常数在至范围内。
8.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向过渡金属前驱体和锂前驱体的混合物混合平均氧化数大于+3.5的掺杂金属前驱体;以及
步骤2),将上述步骤1)中制造的混合物烧结而形成正极活性物质,
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由下述化学式1来表示,上述掺杂金属由下述化学式1中的M1以及M2来表示,以及
其中上述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c轴晶格常数/a轴晶格常数值在4.945至4.950范围内,
[化学式1]
Lia(NixCoyMn1-x-y)b(M1zM21-z)cO2
上述化学式1中,
0.95≤a≤1.1,0b1,0c0.02,0.5≤x1,0≤y≤0.2,1-x-y≥0.1,0.7≤z0.83,M1为铝(Al),M2为钼(Mo)。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x为0.8以上,上述z为0.75以上,上述c为0.015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烧结在400℃至900℃的温度下,将升温时间以及降温时间包括在内而执行20个小时至30个小时。
11.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
负极,与上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重叠;以及
位于上述正极与上述负极之间隔膜及电解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POSCO;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株式会社POSCO;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32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