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皮炎的包含花生地上部提取物和分馏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83951.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8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水男;金亨子;金真徹;李雪林;奉庚泰;朴鲁濬;郑裕贞;李多惠;尹景老;诸葛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48 | 分类号: | A61K36/48;A23L33/105;A61K8/9789;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程月;韩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炎 分馏物 提取物 花生 继发性疾病 制备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皮炎或由皮炎引起的继发性疾病的包含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地上部的提取物或其分馏物作为有效成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皮炎的包含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地上部提取物或其分馏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免疫反应对保护身体是必须的,但当免疫反应出现为过敏反应时,便作为对我们身体无害的物质的异常免疫反应,其更成为一种破坏组织的免疫疾病(immune disorder)。
免疫疾病是由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其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症、过敏症等,其中过敏症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的综合作用引起。特应性是指对外部刺激异常反应的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之一,其含义与过敏症基本相同。
特应性疾病是指由于特应性引起的临床症状,其包括特应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虽然“特应性皮炎”有时被称为“特应性”,但这两个术语的定义在医学上显然不同,由于特应性疾病倾向在进行相互作用的同时或具有时差下表达,因此往往被描述为“过敏进程(allergic march)”的特性(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Immunology)。过敏进程是指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以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哮喘和过敏性鼻炎顺序出现过敏性疾病的现象,其与对过敏原致敏的进展有关。特应性皮炎的病因主要分为与皮肤屏障相关的病因(outside-in model)和与异常免疫反应相关的病因(inside-outmodel),并需要综合考虑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目前使用的特应性疾病治疗剂主要偏重于使用具有抑制组胺分泌或抑制过敏症状之一的炎症反应的效果的类固醇剂及抗组胺剂,还使用一些免疫调节剂和光疗法。现有治疗剂在缓和过敏症状方面有效,但不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当长期使用时,存在药物功效降低和发生各种副作用的风险。类固醇剂的副作用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抑郁症等,抗组胺剂的副作用包括抑郁症、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症、无气力、倦睡、性功能障碍等,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包括局部刺激、高血压、肾毒性等。因此,越来越需要开发可替代现有药物或在长期使用中具有较少副作用的新概念治疗物质。
花生的学名为Arachis hypogaea L.,其为一种属于豆科(leguminosae)植物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50至60厘米。叶互生,为一回偶数羽状复叶,叶柄长,小叶四片,其为倒卵形或卵形,有圆形先端及短突起且基部渐狭,托叶大,先端长而尖锐。花冠黄色,花期为7至9月,每个叶腋处生一朵花,没有花梗,花萼管像蝶形花的茎,先端处有萼片、花瓣和雄蕊。在花萼管中有一个子房,从此顶出线状的花柱,当受精时,子房基部变长,子房进入地面。果实为椭圆形的荚果,果熟期为10月。果壳厚,质地坚硬,黄白色,外面具网状脉纹,在其中具1至3粒种子,种子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种子壳为红棕色。由于主枝从基部分支并向侧面倾斜生长,因此遍布四方并有毛,且在沙地中栽培(韩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Korea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System)。
花生作为植物性油和蛋白质的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油脂植物,其可以以多种方式使用,如直接食用、黄油、人造黄油、食用油等(Lee et al.,2004)。据报道,花生含有大量作为天然多酚化合物的白藜芦醇,花生芽富含功能性营养成分,含水量高,味道好,被作为食材广泛使用。这些花生芽以其在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预防、抗氧化作用、炎症抑制、抗衰老、动脉硬化和血胆固醇的降低及记忆力增强等方面的效能和效果而闻名,据报道,特别是白藜芦醇包含在红葡萄、花生、桑葚等中,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然而,对花生地上部的研究很少。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3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