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下载监控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4298.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贤;邹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128 | 分类号: | H04W1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时林;毛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下载 监控 方法 移动 终端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应用下载监控的方法和设备,移动终端监控多个第一应用所请求访问的URL信息是否包括下载应用请求;当检测到多个第一应用中任一应用所请求访问的URL信息中包括下载应用请求时,移动终端阻塞下载应用请求,并将URL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URL信息中的下载应用请求,查询是否已有下载应用请求对应的第二应用的安全分析结果,若查询到,则服务器将安全分析结果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安全分析结果,确定是否下载第二应用。移动终端从底层监控多个应用中请求下载新应用的行为,将该行为上报给服务器查询安全分析结果,移动终端根据服务器下发的安全分析结果对下载行为进行相应保护处理,对应用下载行为进行有效健康和保护。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1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057618.5、申请名称为“一种基于防火墙的应用下载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下载监控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用户在手机上浏览访问网页或资讯时,可能会被误导下载一些恶意软件,导致用户安全受损,现有技术通常在应用内部进行下载检测和管控,例如,浏览器APP(应用, Application)会检测用户点击的链接,假如发现是下载链接,会弹框提示用户进行确认,并且会引导用户使用更安全的下载链接。
然而,在单个应用内进行下载检测,不具备通用性,当很多广告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会嵌入到各种APK(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包,Android application package)中,在这些APK中弹出广告组件诱导用户进行应用下载安装时,此方案不能解决问题,用户仍然可能被诱导安装一些恶意软件,用户仍然可能被诱导安装一些恶意软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下载的方法和设备,旨在减少用户被诱导下载安装恶意应用的风险。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下载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移动终端监控多个第一应用所请求访问的URL信息是否包括下载应用请求;当检测到所述多个第一应用中任一应用所请求访问的 URL信息中包括下载应用请求时,所述移动终端阻塞所述下载应用请求,并将所述URL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然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URL信息中的下载应用请求,查询是否已有所述下载应用请求对应的第二应用的安全分析结果,若查询到,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安全分析结果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之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安全分析结果,确定是否下载所述第二应用。
所述移动终端从底层监控所有应用或指定一些应用中请求下载新应用的行为,将该行为上报给服务器查询该新应用的安全分析结果,然后移动终端根据服务器下发的安全分析结果对下载行为进行相应保护处理,从而实现从底层对所有应用或指定一些应用的新应用下载行为进行有效健康和保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移动终端将已安装应用的应用包名列表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应用包名列表,配置监控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监控信息包括需要监控的所述多个第一应用的应用包名列表和识别URL信息中下载应用请求的规则;相应地,所述移动终端监控多个第一应用中任一应用所请求访问的URL信息是否包括下载应用请求的步骤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监控信息,检测所述需要监控的所述多个第一应用中任一应用所请求访问的 URL信息是否包括下载应用请求。其中,移动终端上报已安装应用的应用包名列表及服务器下发配置并下发监控信息的步骤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的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并不被限定。
服务器定期配置并下发监控信息,可以及时更新监控范围,提高保护效果;另外,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区分移动终端中需要监控的应用和不需要监控的应用,对不需要监控的应用,移动终端可以不执行上报URL信息,从而在安全保护下,简化监控流程,节约监控过程所占用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4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