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活性物质以及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84633.7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池内一成;夏井龙一;名仓健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C01G53/00;H01M4/485;H01M4/525;H01M10/052;H01M10/0562;H01M10/0565;H01M10/0566;C01G45/00;C01G5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凤岭;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活性物质 锂复合氧化物 晶体结构 空间群 强度比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选自F、Cl、N、S、Br以及I之中的至少1种的锂复合氧化物;锂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属于空间群R‑3m;在锂复合氧化物的XRD图谱中,(003)面的峰相对于(104)面的峰的积分强度比I(003)/I(104)满足0.62≤I(003)/I(104)≤0.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含锂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其是必须含有Li、Ni、Co以及Mn的含锂复合氧化物,具有空间群为R-3m、c轴晶格常数为a轴晶格常数和c轴晶格常数满足3a+5.615≤c≤3a+5.655的关系的晶体结构,XRD图谱中的(003)的峰和(104)的峰的积分强度比(I003/I104)为1.21~1.39。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69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技术中,希望实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含有选自F、Cl、N、S、Br以及I之中的至少1种的锂复合氧化物;所述锂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属于空间群R-3m;在所述锂复合氧化物的XRD图谱中,(003)面的峰相对于(104)面的峰的积分强度比I(003)/I(104)满足0.62≤I(003)/I(104)≤0.90。
本发明的概括的或者具体的方式也能够以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电池、方法、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池的一个例子即电池10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的正极活性物质是含有锂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锂复合氧化物含有选自F、Cl、N、S、Br、I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另外,该锂复合氧化物具有属于空间群R-3m的晶体结构,且XRD图谱中的(003)面的峰和(104)面的峰的积分强度比I(003)/I(104)满足0.62≤I(003)/I(104)≤0.90。
根据以上的构成,可以实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在使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而构成例如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下,该锂离子电池具有3.6V左右的氧化还原电位(Li/Li+基准)。
上述的锂复合氧化物含有选自F、Cl、N、S、Br、I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由这些电化学上不活泼的阴离子置换氧的一部分,可以认为使晶体结构稳定化。因此,可以认为电池的放电容量或者工作电压得以提高,从而能量密度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4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极活性物质以及电池
- 下一篇:包括通道型液流电极单元结构的电化学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