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输服务车辆的可定制的视觉标识符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5027.7 | 申请日: | 2017-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斯·李;胡安·帕斯基耶尔;马克·麦克拉斯基;乔伊·芒福德;詹尼弗·L·布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B60N2/00;B60Q1/26;B60Q1/50;E05B81/56;F02N11/08;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输 服务 车辆 定制 视觉 标识符 | ||
一种方法,用于为运输服务车辆提供可定制的视觉标识符。所述方法包括从用户接收对运输车辆的请求。可以响应于所述请求生成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符。然后,所述唯一标识符可以自动发送到所述车辆并且显示在从所述车辆外部可见的照明显示器上。本文还公开并要求保护对应的系统。
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识别运输服务车辆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城市,共乘运输服务几乎与出租车一样普遍存在。共乘服务通常允许客户经由他们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提交行程请求。与应用相关联的软件程序向区域中的服务驾驶员发出请求,并且将客户的位置提供给接受该请求的第一个驾驶员。适当的车费会自动计算出来,并支付给驾驶员而无需客户方面的任何额外工作。
共乘产业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共乘车辆的高度可用性组合共乘服务程序的易用性和简便性。这些特征的组合实际上保证了客户将能够以最少的等待时间和不便来确保乘到共乘车辆。
一旦驾驶员接受了对共乘车辆的请求,通常向提出请求客户提供驾驶员信息(例如,姓名和照片)和车辆信息(例如,车牌号、车辆品牌和型号以及车辆照片)以使客户在搭车时能够识别车辆。然而,由于各种服务提供商使用相同颜色的类似车辆,并且由于车牌号和驾驶员仅在良好照明和短距离内可识别,因此在搭车时正确识别共乘车辆可能是困难的。这可能会给客户带来过度的压力,特别是在搭车点是机场或其他高交通流量位置的情况下。在某些情况下,客户实际上可能会上错车辆,造成客户的尴尬和服务公司潜在的业务损失。
因此,需要促进客户在搭车时正确识别所请求的车辆的能力的系统和方法。理想地,这样的系统和方法将提供唯一的、可定制的视觉标识符,以用于显示在所请求的车辆的外部。这样的系统和方法还可以提供在白天和夜晚可见的大的照明投影或显示,以使得能够快速且容易地识别。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为运输服务车辆提供可定制的视觉标识符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可以包括从用户接收对运输车辆的请求。响应于所述请求,可以生成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符。可选地,所述用户可以选择和/或创建所述唯一标识符。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自动向所述车辆发送所述唯一标识符,并且将所述唯一标识符显示在从所述车辆外部可见的照明显示器上。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将通过参考附图中所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来呈现上面简要描述的本发明的更具体的描述。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并且因此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将通过使用附图更具体和详细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识别运输服务车辆的系统的高级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的用于为运输服务车辆自动生成视觉标识符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为运输服务车辆生成可定制视觉标识符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视觉标识符的运输服务车辆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可定制的外部车辆照明的流程图;并且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视觉标识符的运输服务车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由于易用性和简便性、定制路线和相对匿名,共乘运输服务已经变得非常流行。然而,使得共乘服务吸引客户的相同特征可能使得客户难以在搭车时准确地识别共乘车辆。例如,由于许多共乘运输服务公司使用黑色豪华车辆,因此客户可能难以在诸如机场的拥挤位置处正确地识别正确的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5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报系统
- 下一篇:车辆控制装置及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