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力梁式悬架以及用于扭力梁式悬架的加强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6055.0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7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植木谦二;浦田学;竹田笃;安藤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昼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9/04 | 分类号: | B60G9/04;B60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力 悬架 以及 用于 加强 构件 | ||
提供一种扭力梁式悬架以及加强构件,当在扭力梁处产生扭转或挠曲时,防止应力集中在加强构件的前端。扭力梁式悬架(1)包括拖臂(11)、扭力梁(12)和加强构件(13),加强构件(13)是板状的,在前端侧具备锥形部(22)和分割部(23),加强构件(13)的前端侧的形状是利用锥形部(22)而使前端侧的宽度相对于基端侧的宽度逐渐减小的形状,是利用分割部(23)而将前端分割为多个突起(24)的形状,并且在突起上具有以使突起(24)的倾斜角在其中途变缓的方式使角度变化的拐折部(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力梁式悬架以及用于扭力梁式悬架的加强构件(加强件)。
背景技术
扭力梁式悬架主要用于前轮驱动车的后轮。将长条部件即扭力梁固定在左右一对的拖臂之间。在拖臂上支承有车轮。若车轮因路面的凹凸等而位移,则扭力梁扭转或挠曲而弹性变形,从而容许拖臂位移。若路面变得平坦,则扭力梁恢复至原本的形状,从而使拖臂以及车轮恢复至原本的位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扭力梁的扭力梁式悬架,该扭力梁具有截面形状为U字形的低刚性部和截面形状为コ字形的高弹性部。在扭力梁上以避开高刚性部的方式接合有加强件。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扭力梁的中央部附近的截面形状为U字形并使扭力梁的端部侧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的扭力梁式悬架。记载了利用两根加强部件从底面侧支承扭力梁,并利用一根加强部件从正面侧以夹持的方式支承扭力梁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1315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1-391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扭力梁式悬架中,将侧板(附图标记64)和基板(附图标记62)的边缘焊接,由此将加强件与扭力梁接合。侧板和基板难以追踪扭力梁的扭转或挠曲,从而在扭力梁处产生扭转或挠曲时,在焊接部分处扭力梁和加强件容易分离。在专利文献2的扭力梁式悬架中,若在扭力梁处产生扭转或挠曲,则有可能应力集中在加强部件的前端,从而在扭力梁处产生裂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梁式悬架以及加强构件,在扭力梁处产生扭转或挠曲时,防止应力集中在加强构件的前端。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通过以下的扭力梁式悬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扭力梁式悬架,包括:左右一对的拖臂;扭力梁,其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被固定于拖臂;加强构件,其基端侧为相对于拖臂被固定的状态,其前端侧为被固定于扭力梁的状态,其中,加强构件为板状,在前端侧具备锥形部和分割部,加强构件的前端侧的形状是利用锥形部而使前端侧的宽度相对于基端侧的宽度逐渐减小的形状,是利用分割部而将前端分割为多个突起的形状,并且在突起上具有以使突起的倾斜角在其中途变缓的方式使角度变化的拐折部。
通过以下的加强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加强构件是扭力梁式悬架用的加强构件,具有:基端部,用于固定于拖臂;和前端部,用于固定于扭力梁,其中,加强构件的前端侧的形状是利用锥形部而使前端侧的宽度相对于基端侧的宽度逐渐减小的形状,是利用分割部而将前端部分割为多个突起的形状,并且在突起上具有以使突起的倾斜角在其中途变缓使角度变化的拐折部。
加强构件在突起上具备拐折部。由此,当在扭力梁处产生扭转或挠曲时,能够使作用于加强构件的前端侧与扭力梁的接点的应力分散,从而防止扭力梁发生裂纹等损伤。
优选是加强构件在突起的根部部分具备减重孔。通过在锥形部的根部部分配置减重孔,使得当在扭力梁处产生扭转或挠曲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突起的根部附近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昼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昼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6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